•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互助学习的模式探究曾艺华

    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互助学习的模式探究

       广西平南县安怀镇安怀中心小学          曾艺华

    要:在教学改革的今天,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再不能适应现代教学需要,如何去改革数学教学中不合理的部分,本文从划分数学小组、数学小组互助学习的管理、数学小组互助学习的活动形式、数学小组互助学习实验的效果四个部分来探讨数学小组学习模式。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小组互助学习;模式探究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考,学习背。”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在单位时间里“教”的效率是高的,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也是好的。但这种“教为中心”的教学,教师自始至终都是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气氛压抑,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结果是学生学得被动,学习效率低,自学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受到了限制。

       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尖子”和“尾巴”最苦恼,前者在课堂上吃不饱,后者则吃不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对课堂教学的兴趣逐渐减弱,最终形成了“尖子”不尖,“尾巴”更长的局面。对于这种情况,我在两个班尝试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一班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班按“分组学习”的模式教学。下列是笔者在数学课堂中实施数学小组互助学习的办法

    一、划分数学小组

    数学小组是实施这种教学方法的具体组织形式。做法是按坐位(上下位)4人一组,每组由同学推选一名组长。组长一般是学习成绩好而且有一定的号召的能力又乐于助人的同学担任。一个班编成十五个左右的数学小组。为了便于教师布置活动,十五个小组长再每五人组成一组,形成第二层次高度数学小组。学习小组每半学期作一次小调整。

    二、数学小组互助学习的管理

    为了充分发挥数学小组的作用,调动小组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做引导和管理。首先,要使全体学生在思想上取得一致的认识,教师向学生讲清这样的目的和意义,取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使学生能看到好处而乐于接受;使学生明确小组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学习小组是一个团结协作、共同提高的战斗集体,通过小组学习,互相促进、互相鼓励、互相竞争、取长补短,能大大提高同学的学习效率。其次,明确数学学习小组小组长的责任。第一,带领本组成员制订本组的学习计划和小组管理条例;第二,组织本组成员在课内开展各种活动;第三,督促本组成员按时完成作业,并批改本组成员的部分作业;第四,向老师随时反映成员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建议;第五,对本组的学习结果作阶段性的总结。老师要经常性地指导组长的工作,培养小组长的管理能力,使他们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在管理上形成教师管理小组长,小组长管理组员。这样使教师对全班同学的管理更有重点和实际意义,学生在学习上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和实施,学生参与了学习的管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数学小组互助学习的活动形式

    1)课堂内的教学形式

    ①小组自学。对于适合学生自学的内容,上课一开始就布置给各小组,并将学习目标和要求告诉他们,然后让各小组在小组长的领导下开展学习活动。自学活动形式有小组讨论、小组讲解、小组游戏等。可以采取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形式,要求每个组员都要积极参与,并写出小组的学习提纲。教师在课堂巡回指导,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要作讲评,并对学习认真的给予表扬和评价。②师生角色转换。事先老师把在学习讲解的内容布置给各小组,小组长根据教学要求组织本组成员利用自习课外活动时间写出“教案”,然后推选一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进行表演。一般每次确定两个小组长来当“老师”。老师以学生的身份听课,学生讲课结束后,师生对讲课学生的语言、板书、表达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讲解的准确程度等作综合的评价,并将评价成绩作为小组课堂学习数学活动比赛的成绩。师生角色转换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数学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使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落实到实处,这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③小组作业。传统的数学作业包括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课堂作业传统的方法是学生先做老师抽查,提问,然后评讲,这种形式存在弊端,就是隐蔽了成绩差做不出的同学。采取小组作业的形式就可以改变这种弊端,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全组成员共同讨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然后还可以进行组与组的交流。

    2)课堂外的活动形式

    ①课外作业的批改。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各组成员完成后,先交组长批改,组长对有错误的地方及时向同学指出,并帮助其改正,这样使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并更正,加强教师在作业批改上能更有重点选择有针对性地批改一部分同学的作业。

    ②小组搜集资料。教师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建立数学资料库,在课外搜集资料。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同学分工合作,甲专门收集某类资料,乙收集另一类资料……最后采取资源共享,则达到以少胜多,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教师也收集一些资料让学生阅读或提供一些富于思考的题目让学生思考讨论。

    四、数学小组互助学习实验的效果

    “小组学习”的教学活动贯彻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确保其主体地位,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智力,是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比试验,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

    1、提高了学习效率

    小组学习把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求知识,互助互学,增强了信息传递的通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人与集体之间在课堂上相互交流的时间增多,使知识信息、情感信息、行为信息由原来的单通道变为多通道传递。知识的来源更广泛,更接近每个同学的知识水平,获得恰当的学习内容,从而得到更大的发展,使每个同学的学习效率获得提高。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培养了 尖子生,促进了差生的转化

    由小组长组成的几个学习小组,由于教师经常指导和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都得到了稳定的提高和发展,成为班级中学习的尖子。小组学习的形式,分解了学习中个人遇到的困难,这对差生是十分有利的,合作学习给差生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和学习氛围,使他们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不断进步。

    3、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方法和小组学习教学的两个班,本期期考的数学成绩对照得到了说明:实验(1)班,57人,平均86分,90分以上5人,80分以上43人;普通(2)班,61人,平均72分,90分以上1人,80分以上38人。

    综上所述,小组学习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更好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更大的发展,此实验还有待我们在今后教学中不断总结、完善和丰富。

     

     


    点击次数:23  发布日期:2020/4/18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