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课程改革理念 提升中学数学质量李文萍
贯彻课程改革理念 提升中学数学质量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少华中学 李文萍
新课标作为教学的指导大纲,有着先导性的作用。数学作为中学课程必修的一门课程,在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和思辨能力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标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提出了要以学生为本代替以教材为本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新技术,提倡积极创新的精神。这些理念的提出,改变了过去的教学理念,使之朝着更加人性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数学教师还并没有意识到新课标已经成为主流或者对其理念理解不透彻,他们并没有依照新课标的倡议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办法,依旧我行我素,导致教学质量一直上不去。为了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我们一定要从新课标的理念出发,找到提升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 充实个人魅力,言传身教影响
有人说,父亲是孩子一生的榜样。其实,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老师陪伴他们的时间往往比家长还多。学生除了周末和假期在家中,一年四十多个星期的学习生活都是由老师来陪伴的。从这一点上来讲,教师对于学生的成长影响,远远超过了父亲。身为人师,更应该是学生成长的榜样。这种榜样,不仅表现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还应该体现在为人师表上。教师的人格魅力,往往对学生的心灵起着榜样的作用。这是一把双刃剑,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利用教师的个人魅力,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由喜欢人慢慢到喜欢老师的课。对于学生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作为个体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都有自己喜欢的事物,喜欢的教师。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或人,学生的积极性、兴趣会相比于其它的不感兴趣的高很多,做起事来也会认真得多,积极得多。因此教师的个人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当一个学生喜欢这个教师,对他所教科目的学习兴趣也会相应的大一些,从而间接的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师的个人魅力应该当包含这些内容:1教师应具有良好的人师道德品质。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应该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精神2教师应该具有无私的爱心。对每个学生都用慈母般的真挚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3教师应该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对生活和工作有极大的热情,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4教师应该有较为渊博的知识,平时比较亲切。能与学生平等交流且不会让学生感觉到压力。最好还能有点幽默感。
二、加强师生互动,灵活教学方式
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不再单纯地进行知识灌输,通过增加师生互动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课堂的乐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记得在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内容或有所突破时,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选择一些合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自己进行讨论研究,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完成学习任务.
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节时,教师可以首先提出问题:“任何三根木棒都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学生们就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回答,有学生说可以,也有的学生说不一定.这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们分成几组,给每一组分发各种长度的木棒,让学生们自己组成三角形,学生们通过自己动手会发现原来不是任意三根木棒都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就会感到很惊奇.这时再引导他们进行思考为什么会这样,通过讨论发现组成三角形三边的条件,最后教师对学生们发现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学生们通过自己切实参与学到的知识,必然会有深刻的印象,并且能够进行灵活运用
三、利用现代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中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实物及多媒体技术在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并借助表情、手势等动作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直观形象的教学环境在激发他们求知欲的同时培养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演示,能让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结构,解决抽象性数学的知识与学生形象思维的矛盾,建立空间观念。
如《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一课中,先使用计算机演示长方体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引出了新知,同时发展了学生空间观念。通过以上的观察、练习,再用计算机演示本课时的学习难点“正方形的平面展开图”。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得课堂容量最大化。多媒体技术介入到数学教学中,提供了超大的信息量和多媒体的信息传递方式。还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同时渗透德育,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要进行有关数学史教育,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操。课余利用学生的猎奇获新的心理,自主网上获取知识,增强其动手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
综上所述,将数学理论知识带入实际应用场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学,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在解题时的举一反三能力,在单个经典例题的讲解时,抓住深入探究的机会,将题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延伸.在评定系统上,参考大学教育中的综合性,多角度地评定学生的水平,而不是单一地采用分数制,综合学生的各个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中学数学在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学生未来学习的重要基础.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改革,需要相关教师和学校共同关注,掌握新课程理念的实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改善,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