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的探讨杨红红
对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的探讨
◎ 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新城区幼儿园 杨红红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接凑快、高效率、大信息、竞争激烈的社会,这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必须是具备独立自主和富有开创精神等重要品质的现代人。因此,从幼儿开始培养其自主意识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的。应该怎样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呢?针对这个问题,结合
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应引导幼儿学会处理问题
《纲要》指出“应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已初步具有生活自立的能力,时常表现出强烈的独立生活倾向,因此,我们要因势利导,让幼儿自己去处理自己的事情,体验做事情的乐趣,体验生活的趣
味。
(一)生活中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不应该把儿童当作物,而应把他们当作人;不应把他们当作由成人关注的器皿,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正在努力求得自身发展的人来对待;不应把他们当作父母和教师来左右其个性的奴隶,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活生生的、主动的、独一无二的人来对待。”可见,幼儿的身体条件,也赋予他们以人类的智慧,就可以学会怎样进行日常的各种活动。我们的责任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是辅导他们在完成的有益活动。因此,我们应该让幼儿处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即使是做错了事,也要让他们自己去纠正,是他们真正成为生活的主角。这样,时间长了,幼儿就能培养成自己做事的良好习惯,逐步形成自己的办事主见。
(二)在幼儿的各类活动中,我们应该鼓励幼儿大胆、自主地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做,让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判断力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如:孩子探索物体的沉浮现象,就必须提供可让幼儿操作 、观察进而理解的
实物情景,包括装有水的大盆子、积木、玻璃球、海棉等。当孩子看到这些情景后,就不知不觉的来到水盆边,并用手反复按几次积木,发现积木一次次浮起来。他又从水里去取玻璃球,再一次放入水中,发现玻璃球沉在水里。当他拿起海棉用力沉入水中,海绵浮起来了,几次反复后,他又开始用手不停的捏,海绵吸入大量的水,慢慢地沉下去了,如此反复动作,时沉时浮,孩子显得特别开心,他们正在反复的专心致志的进行操作活动,这是老师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他说:“海面能吸水,变重了就沉下去了”虽然孩子这一操作动作并不复杂,所发现的这一道理极为平常,当由于整个过程是孩子自己发现的,因此孩子的兴趣被极大的调动起来,他们的各种能力也得到了发挥。
启发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
好奇好问是幼儿求知欲的表现,也是三岁至六岁典型的年龄特征。这个年龄的幼儿对周围事物特别是新奇事物感到有趣,看到什么都想弄明白,喜欢向成人发问。因此我们要尽量满足幼儿的表达欲望,发展幼儿的智力。
其次,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
《纲要》中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描述简单的事物,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好奇好问是幼儿求知欲的表现。因此,我们要尽量满足幼儿的表达欲望,发展幼儿的智力。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爱说爱问是幼儿的天性,他是不断地说、问逐步了解大千世界。如果教师只一位向幼儿灌输知识而限制幼儿说、问,就会压制他们的自主意识,妨碍他们思维的发展和创造力的提高。对幼儿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应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使其增长知识,要不惜花点时间同他们一起讨论问题,并认真作出答案,使他们自己意识是活动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最后要帮助幼儿锻炼坚强的意志
在这个世界上,对幼儿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凡是幼儿力所能及的,教师都要鼓励他们去做,从每一件小事抓起。失败不要灰心。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是帮助他们树立自主意识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始终培养幼儿坚强的性格,对失败不灰心。在制做、游戏、画画中让幼儿大胆去做,大胆探索。教师经常鼓励幼儿不要害怕失败,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只要他们敢去做,即使失败也要给予肯定。从而让幼儿养成锲而不舍的良好习惯,形成一定的独立自主精神。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充分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鼓励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思考周围的一切事情,让他们自己动手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为幼儿一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办事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