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小学习作要贯彻“真情实感”的原则 常存仁

    小学习作要贯彻“真情实感”的原则

    ◎   宁夏中卫市沈桥学校   常存仁

    文章贵在真情实感,即“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食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是“课程标准”部分对习作要真情实感的基本要求,也正是《课标》中倡导的主要原则。小学生启蒙作文也应遵循这一原则。

    真切感受

    这里的真情实感应该是让学生写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表达表达自己的切身感受。但小学生习作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叙假事、编造假经历;抒假情,生搬硬套“豪言壮语”;用司空见惯的题材套在自己身上,仿照结构,填充材料,组成千篇一律的文章。这就要求教师要忠实地贯彻小学习作教学的根本:用具体明确的文字表述自己的感受。

    说自己想说的话

    为了达到真情实感,就要求学生要用自己的语言说自己想说的话。用自己的语言,才会不同的人写出各具特色的文章,体现儿童的个性,真是的情感表现,在儿童那特有的朴实而富有情趣的童言稚语中,说自己想说的话,才会使作文内容生活化、情趣化,真切的情感得以抒发。这一思想可以通过学生每天一篇日记的方式贯彻,当然日记内容的长短不限,可以是一句话或一段话,但必须是当天最想说的话,必须当天完成。久而久之,许多学生写了一段时间的日记后,就觉得一句话已经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了,想写两句话、三句话,甚至一段话了……自然而然孩子们也就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如果在学生队伍中不时地树立典型,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他人的优秀自身的不足,从而学到更多东西。每次学生作文完成后,可以选择几篇较好的作文在课堂上诵读,这样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并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加以修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应适时表扬那些有独特见解、语句优秀、情感表达准确的学生,被表扬的学生会因此受到莫大的鼓励,更加渴望向自我挑战,这样更有助于潜力的挖掘与发挥。即使个别学生语句不通,但只要表达的思想观点正确,就应该给予肯定。学生的转变,也让我们深深地明白:孩子往往不是因为失败了才努力,而是因为成功了才更努力地去做。

    指导正确

    当然,让学生写出真实生活及感受,还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并有意识的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积累习作素材,从而丰富见闻,形成个人的独特感受,并达到学生习作充满儿童情趣的习惯。这里还应该明确的是习作指导要因材施教:习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可稍加指导;有困难的要进行分门别类的具体指导;选材举棋不定的要帮助及时选定材料;没有内容可写的要引导对周围事物进行精心观察,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对“拼凑作文”的学生要指导立意,围绕立意选材;对懒于动脑、“抄录仿套“的学生,要调动写作积极性,启发思维、培养求异思维。在分类指导时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用实实在在的语言表达自己真真切切的感情:理想、追求,喜怒、哀乐……

    小学生习作启蒙是学生成长的一大关口,能否引导、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习惯。有的教师从选题、结构指导得有板有眼,但学生的习作仍是没有多少感情融入其中,从文章内容无法看到学生平日朝气蓬勃的影子。部分老师把这归结为教材内容的城市化倾向,这显然不具备较强的说服力。不论是什么样的时代和社会,用真情实感表达生活总不至于写出乏味的文章。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只能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从而指导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良好的教学习惯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影响,并不断贯彻“真情实感”的原则,学生的习作才有望达到真情实感。

     

                              


    点击次数:94  发布日期:2020/1/1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