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探究能力 提高科学素养 李照红
培养探究能力 提高科学素养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城关小学 李照红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很多学生越来越注重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而开设小学科学课程,就是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当前在小学科学教学课堂上,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探究,甚至无从下手,这是因为学生没有融入探究的氛围中,也没有探究的兴趣。基于此,本文将专就小学科学教学过程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深入探讨。
一、注重学生主体,调动学生探究热情
很多小学科学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倾向于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将课本知识强制传授给学生,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也不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无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素质教育背景下,倡导学生主体到位发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就成为了主体,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有效发挥,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个人能力,让其主动进行思考,并努力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促进自我提升。
比如说,教师在上到《沉与浮》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将同一物体放进不同的液体中,观察物体的沉浮程度,这样学生就会内心中产生探究的欲望,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再如,当讲到《动物的生命周期》时,可以给学生播放养蚕的短视频,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养蚕的过程中去,通过亲身探究了解蚕生长状态。从而让学生具备不断认识并且不断实践的素养,因此,只有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才能促进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二、结合情境教学,激活学生生活认知
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为科学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有效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有一定的生活认知积累,如果教师能够将学生带入生活情境中,自然能给学生营造认知生活、体验生活、描绘生活、创造生活的氛围。教师通过列举生活案例、展示生活画面进行课堂演绎,都可以创设生活学习体验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的主动性。特别是多媒体介入课堂教学之后,教师能将生动的图片、视频、动画等材料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带来视觉上与听觉上的感受,形成重要的激发力量。
如在教学《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一课时,我先拿出一把梳子,在头上梳了几下,然后将梳子靠近碎纸屑,让学生观察并得出这些碎纸屑被梳子吸附起来的结论后。我再让学生用塑料棒在衣服上摩擦几下后,将摩擦后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学生学习兴趣瞬间被点燃,渴望找到更多材料进行验证。实验后,我再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学生经过思考与讨论后,我再给出结论:这是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当物体带上电荷之后,就会产生电流,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我接着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有的学生说夜晚脱毛衣时看到火星,还能听到“噼里啪啦”的声响,有的学生说有时伸手开门有触电的感觉。本节课,我先利用小实验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中,在实验操作中唤醒了学生对生活的认知,我再让学生列举生活中静电现象的实例,学生很快就找到亲身感受的生活中的案例,课堂学习效果自然较好。
三、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学生课外拓展
随着科学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教育越来越好,科学与我们更加息息相关。科学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课程,大到天文地理,小到家庭用品,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深重。所以,小学科学在教学中不仅不是多余的课程,而是还是引领孩子成长、拓展孩子思维、开阔孩子视野的重要科目。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成不变,只围着教材内容打转,要注重拓展课外知识,将理论联系实际,把课本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起来,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记忆。
比如学习“万有引力”时,首先给同学们提出问题:“为什么苹果会往下掉落?为什么物体都会停在地面上?地球上人是通过哪些力量站立的?”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给他们讲述牛顿通过掉落的苹果发展万有引力的故事,给同学们讲述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将课本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学生会对知识本身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对探索知识的过程也会有了新的认识。综上所述,是笔者在常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探索与发现总结的一些高效的教学方法,在这里与大家共勉。
四、积极正确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室要充分激发学生自己学习的主动性,这才是新的教学关系与教学模式的关键,随着新的模式发展,为了使他们有积极主动的学习信念,,不仅仅要通过对学生表扬来激励他们,还要通过最新颖的科学教学模式的学习欲望来展现,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投入到科学知识的学习与自主探究中。以学生为基本的教学方针是新课改中的重中之重,教室一定要在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仅要对他们口头表扬激励学生,还要用最为直观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产生了浓烈的学习成就感,比如把他们的课堂表现情况在表格中展现出来,这样才会让他们更为主动积极的去自主学习,实现了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
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我要对学生进行一朵花花的奖励来对他们进行激励。首先要在上课前准备好需要奖励同学的花花,在课堂上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的,和主动与同学讨论,被老师表扬的同学,每人奖励一朵花花,如果是在实验课堂中,对实验过程中顺利完成的小组成员每人奖励一朵花花,对有纪律,有序的小组成员也要奖励花花。这样的奖励制度,会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的进行参与与思考,更会让学生很好的掌握了科学知识,也会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参与思考。为了让学生正确认真的认识自己,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进行讨论,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我们要在期末考试评价中,老师们不仅仅要从他们的考试成绩进行评价,也要结合他们日常生活学习与表现中,从而给出全面综合的评价。
总之,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这个情景中的主体意识得到体现,唤醒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情感意识和科学态度,使他们的品德得以陶冶,实践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让学生既可以学到知识,又能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一举两得。其实,小学科学教学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只要学生用心学,教师用心教,配合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定会在我们的意料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