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地理学科学生学习方式的实施 邓生祥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地理学科学生学习方式的实施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第二民族高级中学    邓生祥

    新课标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理念强调,作为教学建议提出,更将它例入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显然,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时代赋予基础教育的使命。实现这一使命的关键是教师。

    一、发展教师新教学能力是实现课程标准下学习方式的前提条件

    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现代学习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新的要求。长期以来,教师在传统教育视野中实践,以知识传授为目的教学活动已成为习惯,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结论,这不但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使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能力、合作教学能力和教学监控的能力缺失。从教与学关系而言,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教师的教学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习方式。因而要实现新课标下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在改进传统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发展新的教学能力。

    1、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

    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是地理新课标的最终目的,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之一。课标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现代学习方式,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比学到知识更重要,方法习得的价值远大于知识的习得,通过教育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而掌握方法获取知识是无限的。教师的促进学生发展能力应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得以发展提升,即在课时设计与实践中做到:①与学生一起确定学习目标及最佳实现途径;②指导学生形成预习、学习、反馈的良好学习习惯,掌握学科学习策略;③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发展学生的优势和个性;④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反思性评价;⑤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2、参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师生交互是教学的本质特征,交互过程是个体活动与小组活动的综合体。地理新课标下的教师角色不仅是教学的管理者,更是学生伙伴,师生共同进行意义的建构,共同解决问题、共同成长。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①参与学习、观察、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②了解学生的需要、特点及个性特长;③与学生交流,引导、启发、开拓学习的思维,倾听学生意见和建议,满足学生情感需要;④理解和尊重学生,倾听并接纳不同见解,营造民主、平等、宽容的教学气氛;⑤善于与教师、家长及社区的通力合作,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和互通信息,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三维一体的教育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探究教学的能力。

    探究教学能力是指以探究为切人点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认知和探究问题,从中获取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充分尊重人格和个性的教育。这是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方式,需要教师做到:①以理论指导学习、研究和创造,将实践上升为理论;②以学生为探究伙伴,师生共同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③激励学生思考、为学生提供咨询、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点燃学生智慧火花;④帮助学生从探究过程获得研究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崇尚科学,追求真知。

    4、反思教学的能力。

    反思教学是指教师对教学行为、教学设计与实践,教学监控、教学目标等教学全过程的重新思考。通过反思重新认识和定位自己的角色,充分发挥教师的促进者、研究者的作用,使自己工作获得尊重和生命力;对自己教学实践活动和行为表现进行反思、监控和调适,从而改正不良行为、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做到:①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中,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②对问题进行探究、积累和总结,使教学实践上升为理论,指导和改进教学;从而不断提高反思教学的能力。

    二、构建开放式学习模式是实现新课程标准下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

    课标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实现关键是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根据课标的理念,课堂教学不应是教师规定的一个个细密的认知程序,而应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活泼的认知活动过程。基于此,依据以学生为本理念和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建构具有开放性学习方式的模式。利用模式设计符合现代学习方式基本特征,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不同教材的教学实施。教师始终将自己定位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合作者、研究者和开发者的角色,实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

    1、自主学习方式实施策略。

    自主学习方式强调预期性、参与性、自控性和创新性等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①为生疑,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学,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自己能力范围所不能解决的问题;②为质疑,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在交互过程中提出疑难问题,简单的问题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重难问题经认真筛选,让全体学生参与讨论,筛选问题的形式不仅是选择,还可以是完善、合并、修正表述,③为归纳释疑,对知识本身作深入探讨,悟出它们之间深层的联系,并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改进学习方法,提出独特见解;④为巩固拓展,巩固是对学习知识的尝试记忆,尝试不仅是单一形式的练习,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运用,在反思中调整,并结合实现问题深化发展,达成三维目标。

    2、问题学习方式策略。

    问题学习方式强调心理倾向性、问题构成的目的性和开放性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①为酝酿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就某内容产生疑问,经过一定时间的思考后提出问题;

    ②为发现问题,要有最近的认知“冲突”,体现学生的知识素养、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

    ③为明确问题,明确问题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学生自己界定问题的存在,自主分析问题情境、自主构建解题思路和策略,有意识地进行自我监控;

    ④为解决问题,问题解决是寻求和接受信息、反馈知识和方法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定向活动,学生在时空上有足够的自由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围绕问题进行思维,最终构建和完善解题方案,直至问题解决。

    3、合作学习方式策略。

    合作学习是以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知心理学等为基础,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学习方式。①为情境,教师创设目标情境,学生通过阅读,明确学习目标,在目标的驱动下,积极思考知识的纵横向的联系;②为实践,在小组内交流和研究,各自发表己见,筛选最佳的意见和建议,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参与全班交流;③为互动,各小组针对学习目标发表小组意见,倾听他人的意见,分析比较各组意见;④为评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形成性评价训练题,自评分析错误的原因,及时反思纠正;或进行组评,交流解题方法,共享最佳成果,教师参与评价,共同解决存在问题。

    4、模式实施的原则。

    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开放的过程,因而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学习内容特点和学生特点,优化学习方式,综合运用学习方式。要遵循教育基本原则:⑴循序渐进原则,做到从观念转变到行为转变,不能急功近利,应该迈小步;⑵互补性原则,现代学习方式与接受式学习方式密切配合,优势互补;⑶可塑性原则,我们主张有模式,不模式化,要根据学生和教材内容的实际,设计符合现代学生方式特征和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策略,并且在实践中随时调整,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实现学生的发展。

    为适应社会发展,地理教学中还要深入挖掘教材,加强竞争观念、国家与民族观念、劳动观念、效率观念 和科学观念等的教育,努力使学生建立、健全现代观念。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师所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要重视自己从事的这门学科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之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并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地对地理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点击次数:189  发布日期:2019/10/2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