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政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策略浅探 赵义
初中“思政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策略浅探
◎ 云南省大理市海东中学 赵义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出思政课教学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必然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文章总结探讨了在初中“思政课”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自主学习;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强调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那么,在初中“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笔者结合培训学习和长期的农村初中“思政课”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总结和思考,敬请专家和同行帮助指正。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习“思政课”兴趣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是实施有质量的“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策略。①其中“激发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用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教学目标,教师可有计划地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而有效的思考和有目的探究。二是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境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将讨论式、对话式、辩论式、演讲式等教法引入课堂教学,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激发学生兴趣。四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漫画导入新课等等都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总之,“激发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没有了这个前提,引导学习自主学习很难取得实效。
二、突出政治启蒙和价值塑造落实学生自主学习目标
突出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这是初中“思政课”教学的首要目标,自然也是引导学习自主学习的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②因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政课”不能偏离立德树人这个根本方向。我们在教学中,要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思政课”学业质量标准。政治启蒙不仅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更包括学理性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政课”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三、突出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政课”的能力
目前,从笔者所在学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业水平考试分值的角度说,初中“思政课”无形之中定位在“小课”的地位,每周就3节课。按照传统方式精打细算安排时间,学新课的问题能解决,往往考试、考核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我们就必须靠转变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益。我们在教学中要丰富师生交往形式,突出启发式教学,采取过程和结果并重的教学策略,以过程为主线,巧妙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结合起来,并且整合多媒体资源,从而发挥多向交往的功效。例如:重视课前“学案”的设计,加强课前自主学习的指导,在课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教师提出自学导读的范围,学生就可以通过预习了解教材,在上课时就能带着问题走向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提问,而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可从预习中得到一定的培养。其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增加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同时,和学生一起探讨“思政课”学习的一些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再次,课后设计分层作业,体现自主性。自主选择作业要完成以下内容:熟悉课文,整理知识结构;学会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学后反思;写一篇小论文等。这样,学生的兴趣、爱好、态度和思维能力、判断力、表现力、组织能力等都会得到一定的增强,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扩大学生的自主活动空间,增强师生交往的多维性。
四、拓宽“思政课”学习途径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基础知识学得扎实,学生的思维广,发现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要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的各种探究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查找资料、实地调查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思考中去探究发现、创新。在教学《中华民族大家庭》一课时,让学生在自己所属的村庄进行实践调查活动,了解本村还有其它少数民族的情况及他们的生活习惯,让学生通过平时的观察和切身的感受体会日常生活中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心连心、手牵手的现实,从而让学生养成民族大家庭的统一、稳定和繁荣,离不开各族儿女的共同努力这一知识点。从各个层次让学生得到了满足,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有效地发挥,从而也培养了学生乐于自主学习,探求新知识的良好习惯。
总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思政课”教师要努力学习掌握办好思政课的前沿理论,提高课堂教学艺术,营造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努力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Z]. 2019,6-23.
[2]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C】.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2019-03-18.
[3] 石中英,林丹,杜时忠,耿申等.《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解读【N】.中国教育报,2017-09-13.第11版:课程周刊·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