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让信息技术绽放绚丽色彩 路玉龙

    让信息技术绽放绚丽色彩

    ◎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教育局      路玉龙

    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教育部已把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范畴,在未来五至十年内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将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中学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现就本人多年来的实践谈谈我的看法,和同仁共勉。

    一、联系生活实践,营造良好氛围   

    陶行知有句名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随着信息技术潜入生活,生活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着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也正在信息技术的支点上阔步前进。现代的信息技术涉及到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它们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中坚动力,也是中学阶段教学的重要任务。强化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将让信息技术在生活实践中登堂入室,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也为未来的社会进步做了良好的实践铺垫。

    例如,在学习word软件功能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于与生活相结合的方式。比如让学生在word中记录下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春游,用这个软件制作一个宣传册子,宣传册中要有图画也要有文字,并且采用多种多样的格式。春游本身就是一项生活化的活动,而且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将其运用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学生必然是乐在其中的。在教学内容中,教师还可以寻找与生活实际的契合点,然后提出生活化的问题来让学生学习教学内容。提问是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方式,如果所提问的问题又是非常生活化的,那么课堂氛围则更加容易被营造出来。

    二、鼓励操作实践,提升个人能力

    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为前提,实践教学为根本。而作为中学生来说,要理解专业性很强的专业术语会比较困难,但实际的动手操作则会让他们非常感兴趣。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方式正处在发展阶段,大量的实践课会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索,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也应从讲授、叙述向辅导、指导转变。鼓励学生思考并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从实践中获得真知。使其有能力自主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的要求。

    比如:在如何申请免费邮箱这一堂课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申请的邮箱发邮件到指定的邮箱。上课一开始,我提出一个情境:你对你们的老师有意见吗?或有话要对老师说吗?很多学生好像想说,却又吞了回去,我猜学生肯定是觉得有些话不能当着众人讲,接着我又问,你们的父母是否在外工作?想对父母说说话吗?这时,学生便开始有人举手,我便抓住这个机会,对学生说,现在信息交流的方式越来越多了,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夭,我们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把我们的心里话发给自己想要倾诉的人,实现彼此交流。在这样的情境下,我要求学生申请一个邮箱,并参考其他同学在网上申请的一个免费邮箱给一个指定的邮箱发送邮件,看谁最早完成。然后学生就开始上机操作。我也把自己的邮箱写在了黑板上,当有学生成功地将邮件发送到我的邮箱后我就大声讲说我已经收到了哪位同学的邮件了。于是那些还没有发送成功的学生在我这样不断的刺激下,他们通过各种方法来完成了这个“任务”。最后,一节课下来全班基本上都能成功的发送电子邮件。

    三、开发学生潜力,培养创新意识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不断创新,高科技的迅速产业化,使得经济持续增长。而在这一时代,起核心作用的是知识创新,它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因此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例如:我在讲解在Word文档中插入和编辑图片时,让学生自由组合成2至3人的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并且以比赛形式进行创造完成。充分发挥小组各成员的作用,互相取长补短。比如给学生一个新任务:利用本课所学的内容,自己写一篇小报导,在文章中加入几幅图片,要求版面新颖大方、美观。最后评选几篇优秀作品上传到教师机供全班同学欣赏。甚至可以把设计的新任务延伸到课堂以外,比如班级手抄报的编写,还可以举行电脑手抄报的评比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无论是独立完成还是合作完成,学生都会在编排过程中如果碰到了问题就自学教材,或互相请教。这样既让学生巩固了书本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意识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激活思维,提高学生探究的质量,为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是一项巨大而深远的工程,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不懈努力。我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不懈追求,艰辛付出,它一定会有灿烂的明天。

    总之,信息技术渗透在信息化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素养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我们必须确实转变教育观念,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丰富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工具,让信息技术绽放绚丽色彩。以上只是我平时教学的几点体会,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总结出来,计算机教育必将能在良性的轨道上阔步前进。

     

     


    点击次数:72  发布日期:2019/10/2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