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践行生本理念 打造魅力课堂 靳香

    践行生本理念   打造魅力课堂

    ◎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河西堡第三小学    靳香    

    摘要:生本课堂,就是要求教师以生为本,相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知识。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从而使富有理性之美的数学教学闪耀人文的光芒,吸引学生快乐地学习,让学生在魅力课堂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生本;理念;魅力课堂

    新课程呼唤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生本课堂。生本课堂,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相机点拨的人文课堂;生本课堂,是学生当“主演”,教师做“配角”的情感课堂;生本课堂,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互动课堂;生本课堂,更是启迪思维,充盈成长的魅力课堂。

    一、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应将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结合起来,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中焕发出生命活力。如:在教学除法“分一分”之后有这样一道题:“把100块糖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你会分吗?试试看。”虽说分糖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但要亲自动手分100块糖,还是有一定的困难。课堂教学中,我用小棒代替糖,让学生先自己分一分,再互相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这下可热闹了,孩子们兴致高涨,不仅分法多种多样,而且运用数学语言说得有理有据,头头是道。

    简单的一道题,由于教师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集体交流的主动权都还给了学生,才能使学生将语言、操作、思维、猜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大胆创新,踊跃发言,既培养了表达能力,又促进了思维发展。

    二、尊重个体差异,彰显学生的个性学习

    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不同,存在着各种差异。只要教师积极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根据孩子们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便可以让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得到应有的提高。如:家长开放日,每张长凳最多可坐4人,有23位家长需要准备几张长凳呢?面对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通过计算23÷4判断应准备6张,有的学生用猜测的方法来思考:4×6=24(人),24>23,所以要准备6张。

    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把统一的模式塞给学生,而是提供了一个充分交流与探究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以参与者、探索者、发现者的心态主动学习,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更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三、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只有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情境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才能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如:在《方向与位置》这一单元中有一道设计城镇规划图的题目,要求学生把附页中的小图片剪下来,自行设计一张城镇规划图,并且要使造纸厂在医院的北面,学校在居民区的南面,其它可自行设计。然后向同学说一说,在你的规划图中银行、车站、镇政府的位置。

    整节课,学生体验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现代数学观,充分展现了孩子们主动探究,互相交流,畅所欲言的学习氛围。课堂其乐融融,充满着生命与智慧的活力。

    四、实施评价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必须有一个民主,和谐、宽松与自由的学习环境。而这只有在平等、信任、理解和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在这里,学生消除了胆怯和依赖的心理,不怕出错和失败,真正实现心理表述的自由和开放。如:在《月球旅行》中有这样一道题:游乐园有2个门可进入,从1号门进入一律8元,从2号门进入的成人10元,儿童6元,参观的游客(a.两个大人与一个小孩,b.一个大人与两个小孩,c.一个大人与一个小孩)走哪个门最省钱?谁知一个同学马上站起来说:“老师,让小朋友都走2号门,大人都走1号门,这样最省钱了。”而另外一个同学也立刻反驳道:“不行,不行,这样小孩与父母分开走,很容易迷路,而且危险,万一碰上坏人怎么办?”……你能说他们回答得没有道理吗?看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树立新的评价观,尊重每一个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理解学生的异想天开,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发自内心的去欣赏和赞美学生的一切努力,宽容学生的幼稚和“胡思乱想”。使课堂的口头评价在尊重、宽容和等待中进行,在肯定、发现和激励中进行,在和谐、主动和引导中进行。

    新的课程改革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新的活力,让我们以生为本,着力打造个性课堂、人文课堂和魅力课堂,使孩子们的精神得以升华,心灵得以放飞,人格得以健全,价值得以体现,尊严得以实现,生命得以狂欢。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 孔企平,胡松林.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M].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点击次数:127  发布日期:2019/8/1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