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以生为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花 高莺
让以生为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花
◎ 湖北省黄堡镇中心学校 高莺
生本化阅读是一种关注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阅读,是一种建构性的学习,是主动的,个性化的,是融合作与探究于一体的阅读,是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尊重学生个性的阅读方法。这种方法的习得,必须依靠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渗透生本化理念,在课堂上进行生本化阅读教学。
那么该怎样进行语文生本化阅读教学呢?在实践中,我试图从以下几方面去关注:
一、以生为本,精心设计导学案
备课是教师教学的关键一环,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显得至关重要。于永正老师强调“隐性备课”,注重“备学生”、“备学法”。是的,追求生本课堂在教师备课之始就应该做到心中有学生,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心中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以学生的原有水平、年龄特点为出发点。
在备课中,我们应当通过学情分析,了解班级的整体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针对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导学案。
二、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多样需求
追求生本课堂,教师需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必须时时关注每一个学生,以亲切的教态,巧妙的方法落实既定的目标。但要注意的是,课堂教学中,可能我们的预设和学生的学习成果有一定出入,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结构。
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寻找和文本基调一致的兴趣点,营造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教学气氛,寻找能调动学习兴趣的方式进行有趣味地教学。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所说的——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趣味性很浓,启发性很强的问题,满足了学生追求新奇、好动的兴趣特点,在玩玩说说中突破了生字词的难点教学,甚至拓宽了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花有花的香,树有树的美,晴有晴的丽,雨有雨的趣。学生作为被教育的对象,更是如此。课堂上要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将其当作一种资源去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潜能,既要考虑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要兼顾两头——冒尖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使前者能“吃饱”,后者能“吃好”。
针对不同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练习,能让后进生掌握基础知识,又能让优生有更好发展。但这种练习需要家长的配合,如按图编故事之类的练习,就需要家长配合。但家长文化素养的低下,对孩子关注不够,使我们的分层作业流于形式。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预设分层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学习时都有自己的“位置”,有不同的发展,各得其所,体验成功的喜悦。如课堂中分层作业的设计,预设中根据问题的难易进行指向性的“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的个别辅导等等。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充满智慧的学科。课堂更是充满智慧挑战的地方。语文教学作为一种艺术的存在,有其独特的令人惊叹的神奇魔力。面对语文课堂中多面的 “学生”,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语文教师应该“以生为本”,给学生腾出时间和空间,为有效阅读教学创造条件,让以生为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花,让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对生长、成长中的学生的整个生命的成全;让语文真正成为师生的精神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