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城市薄弱学校突围发展的策略思考 梁奇财

     

    城市薄弱学校突围发展的策略思考

    ◎   四川省广元市八二一中学  梁奇财

    摘要:教师是践行学校办学理念、弘扬校园精神与文化、执行教学改革各项举措、陪伴学生成长中最关键要素。面对竞争更激烈、社会期望更高、学校发展任务更重的新形势,城市薄弱学校要想转型发展、品质提升,实现弯道超车,提振学校影响力和竞争力,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聚焦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在教师发展上寻找学校生长和发展的支点。

        关键词:城市薄弱学校;发展突围;策略思考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指出,我国城市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喜忧参半,呈现“东高西低”态势。和许多西部教育落后地区一样,广元市作为秦巴山区连片贫困地区核心区域,由于私立学校的强势介入,划片就近入学政策执行不到位,择校治理力度不够,“指标到校”因学校强弱不同导致优质生源比例严重不均,集团化办学演变为优质学校巩固生源的特权等诸多原因,造成市区学校间的不均衡发展问题较为严重。因此,实现城市薄弱学校发展突围是我市打造川陕甘结合部教育高地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挑战问题。在此,笔者试从内涵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个人几点浅见,就正于各位领导和教育界同行。

    一、构建师本化管理

    在学校各项管理中,对教师的管理无疑是最根本的管理。人本管理的核心是把人置于管理中心位置,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教育人、保护人,充分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与学校的共同发展。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校长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工作的性质与特点,学校工作要作到以教学为中心,让所有的教师明白自已要做什么,怎么做,也即是将制度内化为教师的行为。

    经验告知我们,制度是良好秩序的保障。要让制度助力优良秩序形成,管理目标制定尤其重要。薄弱学校突围发展必须优化管理,管理目标落实到教师身上,就是要求教师“教好一个年级,管好一个团队,带好一批人”;对班主任工作在强调常规性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有一套规矩,有一种思想,有一支团队,有一本台账”。实践表明,有效的管理能让教师在框架范围内自由发挥,自主实践,促进了教师团队积极性。

    有群体认同的目标,才会转化为全体教师的共同行为,才会激励教师作出富有生机的教育行为。人本化管理经验告知我们,学校的秩序在班主任,学校的质量在教科室,学校的特色在中层,学校的发展在校长。教师是最富有个性、特长的群体,学校管理只有作到目中有教师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让全体教师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了解岗位职责,把握工作原则,促进学校发展。

       二、重树敬业爱岗精神

    城乡间、学校间教育发展最重要的差距,一是学生生源质量差距,二是教师用心育人的差距。受实质性收入差异的影响,大量中青年骨干或优秀教师流向城市和优秀学校,那种艰苦奋斗、热爱教育的精神在薄弱学校部分教师身上动摇、甚至消退。缩小薄弱学校质量差距,关键是教师精神的重树。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古人把“立德”摆在第一位。当下薄弱学校教学质量差,根本原因在于不少教师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时代主题的意识不强。就教师而言,扎根教坛、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教好每一位学生就是在践行立德树人。薄弱学校的突围,需要全体教师重振师德、师风。

    有人讲思想有多远,人就能走多远。现实表明,不少地区教育的落后,从根本上说不是技术与物质条件的落后,而是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落后。目前城市薄弱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因素,一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滞后,不少教师对《课程标准》精髓、高考变化理解不到位;二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落后,课程改革多年,不少教师仍然采取以灌输式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和趣味性。问题归因,在于教师教育思想不转变,教学行为无法真正转变,导致学生学习方式难以有本质性的改变。

    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教育发展告诉我们,提高教学质量最主要的力量是教师。目前薄弱学校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是教师 “难管理、不能管、不敢管”的难题。随着学校财权、人权的进一步弱化,地区间、学校间经济效益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如何创新教师管理机制,冲破管理瓶颈,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这无疑是校长管理的首要课题。在薄弱学校突围发展中不断探索出的荣誉机制无疑是一剂良方。一是给爱岗敬业教师从荣誉层面上给予精神激励。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和实绩,评选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突出贡献教师等,让优秀教师获得领导的嘉奖、同事的认同和称赞,既树立先进典型,又营造集体良好的工作氛围。二是建立教师立功嘉奖机制,鼓励教师多作贡献,调动教师积极性,学校可以根据实际制定《教师立功奖励办法》,表彰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并实施奖励。立功奖励的范畴包括教育教学工作、参加课堂教学竞赛、参与教育科研、辅导学生参加竞赛等。

    教学质量差,实质就是教学不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针对教学不科学的课堂问诊,就是深入课堂帮助教师找出其教学病症所在,寻找治病良方。这是薄弱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一是用好传统的“老带新”制度,帮助青年教师提升其教学能力;二是做实校本研修,集合优秀点子,研磨教材,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团队所有成员的集体智慧,提升教师队伍的凝聚力、 思考力,最终提升教师课程执行力;三是加大请进来和走出去培训力度,用专家的引领力,提升管理层的领导力和教师的导学力,最后落实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四是强化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渗透的教育科研工作,用科研来修正教师课堂教学,营造学校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科研兴学氛围。

    四、强化课堂教学改革

    作为城市薄弱学校,学困生占据主流,理解能力差、接受知识过程比较慢,巩固知识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现行教材对薄弱学校的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过高。因此,教师课堂上必须灵活使用教材,先集中精力引生掌握书本的基础知识,适当地去难舍繁。每个单元的基础知识都扎扎实实过关,每个年级的任课教师都把好关,教学质量才会逐年提升。尤其是统编新教材的有效实施,教师要养成开发教材的意识,锻炼自编教材的能力,逐渐具备创编教材的实力。教师使用教材教学,分为“对内对外”两各阶段任务。“对外”要将教材转换为适应本校学生实际的课堂活动用的教学资源;“对内”要再次将教学资源转换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用的学习资源,两个任务均需要教师“定向”创编。“定向”创编意味着教师要基于生本与文本对话时,要深入客观事物内部,抓住核心,实施“靶向”突破。

    弯道超车需要有利时机,目前高招制度改革、高中选课走班、统编教材的实施,无疑是教育发展的拐点。薄弱学校要以学生的精神成长为根本的价值取向,做细教书育人的每一个环节。引导钻研课标,把握尺度;钻研教材,读懂意图;钻研学生,找准起点;精心设计,乐学施教;注重运用,负担合理。做实课堂中的授人以“鱼”,这是基础、前提;注重授人以“渔”,强化过程、提高;让学生悟其“渔识”,聚焦深化、升华。

    总之,教师是践行学校办学理念、弘扬校园精神与文化、执行教学改革各项举措、陪伴学生成长中最关键要素。面对竞争更激烈、社会期望更高、学校发展任务更重的新形势,城市薄弱学校要想转型发展、品质提升,实现弯道超车,提振学校影响力和竞争力,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聚焦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在教师发展上寻找学校生长和发展的支点。

     


    点击次数:90  发布日期:2019/8/11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