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杨莉
利用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五福初级中学 杨莉
在我国当前社会处在改革开放的重大变革时期,青少年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缺乏远大的,科学的理想。在学校教育中,各学科都有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作为思想性很强,比其他学科更具优越性的历史学科,更因肩负起历史重任,利用历史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树立科学的,远大的理想。在这方面,笔者担任初中历史教学,有意识有目的地发掘历史教材中的理想教育素材,寓理想教育于历史知识和智能的培养之中。
一、教育学生懂得树立理想的重要性
历史教学中笔者用正反两方面的史实。教育学生懂得树立科学的,远大的理想的重要性。如讲述“祖逖北伐”时,强调祖逖从小“闻鸡起舞”,立志报效祖国,后来,他果然成为我国东晋时主张北伐,收复中原的代表人物。讲述莎士比亚时,着重指出他曾说过“一个人要是在他生命的盛年,只知道吃吃睡睡,他还算是个什么东西?简直不过是一头畜牲。”莎士比亚正是因为有理想,才成为英国最伟大的喜剧家兼诗人。同时,也注意运用史实从反面进行教育这样,学生可以明确从小树立理想的重要性。
理想是有层次的,笔者在历史教学中从三个方面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
1.树立正确的道德理想 所谓道德理想,就是指人们依据并综合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要求,激励人们向往,追求并力争实现的完美人格的高尚品德。历史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树立道德理想,特别是共产主义的道德理想,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这方面的知识进行教育,使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如讲述孔子时,突出他在教育上的贡献及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品质。在学习到李大钊,方志敏,杨靖宇,甚至洪仁玕,邹容,林觉民等革命前辈和革命先烈时,突出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公无私,襟怀坦白,坚持真理等高贵品德,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理想有了借鉴。
2.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现实的切身问题。
历史教学中以教材中典型事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在学习科学技术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发明家时,强调他们尊重事实,追求真理,诚实谦虚,事实求是的职业道德。讲述积极从事医学研究的古代医学家时,突出他们的医德。强调孙思邈在他的名著《千金方》中指出的“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治之,德愈于此”。讲述古代的史官,史家和史书时,赞颂史官,史家的史德。强调史官的记述皇帝言行和国家大事,“不虚美,不隐恶,善以劝世,恶以示后,所以暴露成败,名彰是非”。在学生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强调三点:一是他们的工作中类虽不相同,但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民族,为祖国,为人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是选择自己为未来的理想工作,必须考虑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相一致;三是不管选取了何种职业,都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争取在平凡的工作中 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3.树立正确的生活理想 不同胸志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理想,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崇高的生活理想,如讲述近代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时,补充介绍林觉民与他的《与妻书》中的话:“我不是不爱你的,……我是将爱你之心去爱天下的同胞……”。当革命需要他抛弃家庭时,他毅然决然用爱家庭之心,“去爱天下的同胞”,这就是先烈对生活、对家庭的态度。
二、教育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中学生往往富于无限美好的理想,多半想将来干出一番事业,但缺乏为实现理想而脚踏实地的努力。历史教学中,笔者以历史人物为榜样教育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奋斗。为此,首先,教育学生要有为实现理想的献身精神。历史教材中叙述了很多为实现理想而献身的英雄人物。在学习戊戌变法时,改革家谭嗣同为了变法理想,为富国强兵,临危不惧,豪迈地说:“自古至今,地球万国,为民变法,必先流血。我国二百多年来,未有为民变法流血者,流血自嗣同始。”最后笑迎屠刀。在学到巴黎公社时,强调巴黎公社的委员和战士,为捍卫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前仆后继,英勇奋战,先后有3万多名战士为之献出了生命。在学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时,介绍李大钊、翟秋白、夏明瀚、江姐、刘胡兰、董存瑞等无数先烈,为了实现理想“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而流尽最后一滴血。其次,教育学生有为实现理想而艰苦奋斗的精神。讲述马克思时,介绍他为了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为了实现解放全人类的理想,在伦敦大英图书馆中的座位下的石头地板上,留下了“马克思的脚印”。《资本论》这部巨著,是他四十年进行艰苦的理论研究的结晶。各种困难都没有阻止马克思为实现自己理想的前进步伐,最后他终于征服了千难万险,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光辉顶点。在讲述司马迁时,强调他被处以宫刑,毁身败誉,想一死了之,但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以左丘明左目失明而作《左传》、孙膑双脚被膑而作《孙膑兵法》为榜样,发愤著述,奋斗15年,终于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而彪炳史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了实现他解决中国和世界多半人的饥饿问题的理想,有多少个日日夜夜在稻田地头度过。这些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生动事例,激励学生为实现理想而艰苦奋斗。最后,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认识要实现理想,必须从我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在讲述荀子时,引用他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话,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讲述刘备时,引用他给儿子训词中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话,教育学生要从小事做起。这样,学生能以此为借鉴,刻苦攻读,奋发拼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