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加强自我教育 优化孩子心理素质 杨娜

       加强自我教育    优化孩子心理素质

    ◎   山西省乡宁县幼儿园      杨  娜

         在家庭教育影响下,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尤其凸显出两极分化之趋势,如何调控好在孩子自我教育影响下的心理素质发展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本文以亲身体例浅显剖析家庭教育中的自我教育方法,希望能得到共鸣。

    关键词   自我教育   心理素质    家庭    孩子

    雨果说过:“一个人要找准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只有找准了位置才能出成果。”这句话之所以成为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就在于它强调了人的自我意识。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也是告诫人们要自己了解自己,无论干什么都不能自不量力。那么,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尤其要注意对孩子自我意识教育的加强,自我教育是孩子出成果最基础的心理思想基础。

    孩子的自我意识培养主要从其参与学习相关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当然还包括了孩子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自我认知和把握。

    首先,家长引导孩子自我意识教育有助于其健康成长,有利于优化孩子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包括了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绪,奋发的进取心,健康的个性等。这是孩子适应学习环境,赢得学习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形成和发展孩子文化素质的心理基础。

    面对当今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最大的特点便是发展迅速,变化复杂,竞争激烈。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不但机遇和挑战同在,而且成功和挫折也是并存的。我们每一位老师的学生也是同样存在的。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小学,亦或是中考甚至高考,哪一位家长会回避我们的孩子不会去面对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择优录用,双向选择的机制始终是要面对的,这就要求我们家长朋友不得不去关心一下孩子的心理适应性和心理承受能力。因为心理适应力和承受力的强化,有待于加强孩子的自我意识教育。自我意识淡薄的孩子,往往不晓得自己有几斤几两。

    案例1:

    邻居家的王铭章学业成绩得了A,而楼下的张梦琳只得了个C就很灰心,就产生了自卑感,这种心态不能算是健康的心理素质。因为王铭章和张梦琳俩人的知识基础、思考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他们的成绩评价才有了优差之别。这基本算是很正常的了,若遇到这种情形,张梦琳的家长就非常需要设法引导她的孩子客观分析自己的不利和有利因素,最终让她明白自己得了C也是尽力而为了的,没有必要自责。

    其次,增强自身教育观念,是使孩子坚定自信心达到各自进步,分层优化的教育手段。家长和老师们都应该知道,缺乏自我意识的人,学习和生活中往往存在某些盲目性,或者好高骛远,或者消沉悲观,或者无的放矢,或者事倍功半。孩子之所以学习成绩提高缓慢,学习效果不理想,也是由自家孩子学习上的盲目性随意性造成的,尤其是在学校属于后进生行列的孩子,学习盲动性无序性是颇为严重的。作为家长此时不能去责怪孩子,不能去打消其积极性,要尽可能的从学习和生活中去多关心孩子,帮助孩子从低迷中走出来,重新找回自信,设法去多亲近学生,帮助孩子自我剖析明确自身素质的优劣点,从而找准基点,明确学习目标,制定措施帮助孩子确立适合自身特色的目标,慢慢得达到在已有学习基础之上逐步提高的教育目的。

    案例2:

    甲乙两生。甲被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而乙没有被评上。乙表现闷闷不乐。此时乙家长就应该去引导其从自身因素找起,分析其在学校里,在班级中,从同学老师的交际中,思想上,性格上,管理上,性格上,学习方面与甲的差距,让其充分意识到自己素质的不足,也就轻而易举地消除掉她对甲的妒忌心理。

    事实证明,对孩子进行全面的自我教育是养成其自我评价的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自我反省对学习和生活不无裨益,无论是优等生或是后进学生,只有经常进行自我剖析,自我评价,才能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做到学习中目标准确,有的放矢。

    综上所述,家长随时对孩子进行自我教育是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孩子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心态,可以说,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与各位家长及老师共勉!


    点击次数:103  发布日期:2019/7/21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