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大班幼儿美术欣赏的教学策略 张芳

    大班幼儿美术欣赏的教学策略

    ◎   山西省乡宁县幼儿园    张  芳

    幼儿美术欣赏是幼儿审美活动的一种,是幼儿通过对大量自然、美术作品、生活环境的感受、想象、体验、理解和判断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心理活动,丰富美感经验,培养审美情感和审美判断能力的活动。美术欣赏作为一项基本的美术教学活动,在不同层次与不同程度的教学中存在着,是学习美术不可缺少的学科。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美术欣赏中起了重要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欣赏了解不同历史阶段的绘画种类、绘画特征及每个时期的美术创作背景,了解作品风格。美术欣赏对提高学生审美文化素养,拓宽创作视野,弘扬人类正义精神,确立开放、宽容的审美心理,重构知识结构有着积极意义。

    一、美术欣赏对大班幼儿的意义

    美术欣赏可以提高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创造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同时,美术欣赏也是对幼儿进行审美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育中,欣赏与绘画、手工、玩具等内容有机结合,构成美术教育的完整体系。我们必须明确美术欣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有明确的目标意识。

    1.幼儿园美术欣赏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指个体发现、感受、评价、欣赏美的能力,一般包括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等。审美能力的发展情况影响着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成效和水平,不同审美能力的幼儿,在对美术作品的感知和创造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而美术欣赏能力的欠缺也会影响幼儿对美术的表现和创作的热情、兴趣。幼儿园美术欣赏教育正是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发展幼儿的欣赏审美能力。

    2.幼儿园美术欣赏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

     美术欣赏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激发和宣泄幼儿的情绪情感。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一种情感符号,美术是幼儿表达自我、抒发情绪和情感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外化儿童情感的有效方式之一。幼儿在进行美术活动中,借助线条、色彩和形象等美术要素,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对于幼儿的作品,成人可能无法理解其内容,但通过幼儿的描述,会惊奇的发现幼儿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美术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激发幼儿的情绪情感,是艺术的作品富有感染力、生命力和表现力。

    3.幼儿园美术欣赏有助于幼儿大脑潜能的开发。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左右两个半脑有着较为明确的功能分工。左半脑主要负责语言、记忆、逻辑理解、判断、分析等功能,其思维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分析性等;左半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情感直觉、美术、音乐节奏等,思维方式具有跳跃性、直觉性、无序性等,被称为“艺术脑”。幼儿园美术教育可以活跃幼儿右脑,推动其开发,还可以协调左右脑协同互补发展。

    二、大班幼儿美术欣赏的特点

    随着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2—3岁以后的儿童,其美术欣赏的发展不再仅仅只是一种生理的、直觉的反应,而逐渐开始受到社会认识的制约。在美术欣赏的感知和理解方面,表现出以下的一些特点:

    1.关注作品内容多于形式。

    当幼儿面对一件美术作品时,他们首先感知到的是美术作品的内容,很少能有意识地主动注意到作品的形式审美特征,这表明幼儿还没有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态度,对待美术作品只是一种“求实”的态度。这个阶段的幼儿,对美术作品内容的感知仅仅局限于画面上画了什么。无论是抽象作品,还是具象作品,幼儿对其内容的关注总是多于对形式的关注。此外,幼儿对美术作品内容的把握还往往是浅表层次上的感知、理解,还不能深入感知、理解美术作品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2儿童对美术作品的偏爱和评价标准。

    审美偏爱体现了个体审美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和指向性。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类审美客体或某种形态、风格、题材的艺术作品优先注意或优先审美的心理倾向。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审美感受,审美偏爱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审美心理倾向。审美判断是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审美标准审视和评价客体和艺术品的审美特征以及美术以及艺术特征的过程,是通过个体的直接感受和情感反应实现的,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爱好的主观其倾向性。

    三、大班幼儿美术欣赏的教学策略

    儿童美术欣赏的教学至关重要,目前幼儿美术欣赏教学方法上的较欠缺,根据大班幼儿美术欣赏的特点,进行对幼儿园美术欣赏教学的初探,尝试多通道参与欣赏法、提倡多媒体教学在美术欣赏中的运用。

    1.多通道参与欣赏法。

    提高幼儿的美术欣赏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是美术欣赏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幼儿园美术欣赏可结合音乐欣赏的多通道参与欣赏法。实际运用中,主要包括运动觉参与、视觉参与和语言参与。

    在运用多通道参与欣赏时注意,需根据幼儿的年龄、欣赏作品与要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感知觉通道,并巧妙组合。实际活动中,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一般较多选用运动知觉参与欣赏的方法;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不仅可以广泛使用多种感知觉通道,且使用的方法、形式、要求等也应有所不同。另外,不同的作品、不同的欣赏要求,也是选择参与欣赏感知觉通道必须要考虑的条件。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把握以视觉为主体,其他通道参与欣赏为辅的原则,围绕美术作品展开,注意对美术作品的整体欣赏。美术欣赏应是一种整体的感知、审美活动,它有赖于幼儿日常生活的经验积累,包括动作、语言、画面、情感、符号的积累等。

    多媒体技术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美术欣赏素材空间,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幼儿的知识面。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教学内容以图片、声音、动画等不同方式出现 。美术欣赏活动不是偶尔的欣赏活动,也不是看一、两幅就能完成的,多媒体可以提供大量的、系列的、有序的美术欣赏作品,利于开展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美术欣赏教学活动。而且,利用多媒体技术便于对作品进行感受和体验,教师更易营造欣赏的气氛,激发幼儿主动欣赏的积极性。多媒体拥有声色并茂、动静结合高度智能化等强大的技术,是传统教学中无法或难以表达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幼儿面前,幼儿在其中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他们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得到满足,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随着动态的多音效的打开,生动直观的动画构建了幼儿的想象空间,渲染了活动气氛,把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获取,是他们的思维积极,想象丰富,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和创造欲望,从而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总之,幼儿园美术欣赏教育是为了促进幼儿的美术审美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尽可能的开展形式多样的美术欣赏教学方法,以适合幼儿的发展。现今,对幼儿园美术欣赏的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相信随着我国幼教事业的日益发展,美术欣赏也会有美好的未来。

     

     


    点击次数:99  发布日期:2019/7/21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