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主题背景下开发幼儿音乐智能的实践研究 张璐
幼儿园主题背景下开发幼儿音乐智能的实践研究
◎ 山西省乡宁县幼儿园 张 璐
幼儿音乐智能是指幼儿能初步感知音乐的音准、旋律、节奏及音质等的能力及对声音的音高、节奏、音色、情绪力量、复杂结构的感知能力。根据此涵义,本研究将幼儿音乐智能划分为以下六种能力:幼儿音域的宽度、节奏感、音乐情绪感受力、音色感受力、音区感受力、音乐表达能力。运用音乐智能原理,在主题活动背景下开发和提高幼儿音乐智能;结合幼儿园二期课改主题活动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创设有利于开发幼儿音乐智能的艺术环境,探索主题背景下音乐智能开发的可寻规则。
一、创设适于开发幼儿音乐智能的艺术环境
环境对于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实验中我们十分注重环境的创设,以奥尔夫的“原本行”为指导,以幼儿为主体,不仅注重物质环境的创设,更注重人文环境的创设。
来园时播放轻声悦耳的音乐,使幼儿入园就进入一个安静、舒适的音乐艺术环境,使幼儿的音乐天赋得以很好的发展,激起幼儿愉快的情感,主动参与活动,进行交往;进餐时播放优美的音乐创造了愉快的情绪,增加食欲,并很自然的养成了吃饭不讲话的好习惯;做操时或做律动时提醒幼儿用心听音乐,在音乐伴奏下进行动作,可以改善儿童的姿势,提高动作质量,使幼儿在增强体质的同时还享受到了美德熏陶;体育活动时配乐,可以提高锻炼的兴致,例如玩转椅时在音乐的伴奏下和着节奏推着转椅走,并随着音乐的快慢而变换自己的动作,从而加深了对音乐速度的体验,跑步、跳绳配上节奏鲜明的欢快音乐,更提高了锻炼的兴趣和音乐的节奏感,因为节奏感能给幼儿带来欢乐;午睡是保护大脑的重要手段,这时播放轻声、安静、抒情、缓慢的摇篮曲,幼儿边听音乐很自然地就入睡了,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一日生活每个环节集合时,用小铃敲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节奏型,一方面可以使幼儿安静下来,同时很快地模仿出节奏型,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
二、探索主题活动背景下,开发幼儿音乐智能的策略与方法
音乐已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设计音乐活动时,要考虑加入幼儿已有的经验,而这个已有经验与我们的主题活动是相通的。孩子的生活中接触到各种音乐元素,而主题活动正是以一连串的有系统的活动来帮助幼儿发展某种音乐概念。
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往往遇到感兴趣的事特别是在音乐的渲染下情绪高涨,缺乏自控力,新班幼儿更是如此,从情感的角度看,幼儿获得了情绪情感的体验,有满足感。但是,从幼儿注意力来看,往往过度兴奋就会导致以后的分神,而且这种状态下,幼儿很难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规则在音乐活动中是需要的,在任何一个活动中,都是需要的,它是保证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不过,规则的创建同样不是教师强加给幼儿的,一个就是上述中提到的情景性游戏性语言的提示,另外一个是启发幼儿自己创定归纳规则。
根据幼儿好奇、好模仿的特点,音乐活动要有探索性。在游戏中不断提供新的刺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引导幼儿去发现、感知、创作、使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幼芽能得以发展,并培养幼儿勤于、乐于、善于观察的习惯。学习音乐表现技能对幼儿而言,教师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榜样,但这种榜样不是强加给幼儿的,是在很自然的情况下感染给幼儿的。另一方面可以在音乐活动中从幼儿的闪光点中提炼推广,让幼儿在互动中学习。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新知识的学习中,语言的形象性、趣味性可以说是帮助幼儿理解技能的关键,他可以将难以讲清楚的技能变得简单化。
三、在整合中促进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我国伟大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讲过:要将音乐同其他学科相结合,并渗透到儿童生活中去,使儿童无论在学习、劳动、游戏时都能有意志坚定、行动合拍、精神愉快的表现。《幼儿园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因此,与各学科相结合开发幼儿的音乐智能是切实可行的。
音乐节奏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类的语言,语言本身含有丰富、生动微妙的节奏,世界上正常的儿童都能学会本国的语言。因此,从小让幼儿从语言节奏出发来掌握节奏不仅容易,而且最富有生命力。幼儿学习儿歌、故事时配上音响效果,优美的音乐、节奏乐、韵律活动,一方面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另外音乐能促进大脑右半球的活动,提高记忆效果。
音乐活动中有创新,创新体现在教师的引导中,如:歌曲教学《回声》中,让幼儿表现不同的大山模样,由歌词中“请大山唱歌”变成按幼儿意愿进行的“请大山吃饼干、做游戏等”;表演树叶下落的时候,引导幼儿用各种动作来展示树叶飘落的样子;“找朋友”中“再见”动作的创新等,无不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当然,这种创新不是一下子就能出现的,而是需要教师自己热情的渲染,及时地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在激发探究尝试的兴趣的情况下展开的,它是一种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然的引导和流露。
实验研究使我体会到,在对幼儿音乐智能开发过程中既要面向全体幼儿,也要关注,在课程安排上既要满足幼儿的共性,又要照顾到幼儿的个性,幼儿在音乐智能上存在的个体差异性要求教师注重差异教育,注意适应幼儿的实际水平,满足个体的主体需要,建立幼儿音乐发展的个案,进行个别分析指导。特别是对有音乐特长的孩子,教师要多与家长配合,给予更好的培养和引导,除了音乐活动课程以外,还可采取区角、兴趣小组、器乐个别课的形式。而且要善于发现幼儿其他智能发展的优势,促进个体富有个性的发展。经过两年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运用多元智能原理开发幼儿音乐智能的实验研究已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得到了以下结论:
实验证明,运用多元智能原理开发幼儿音乐智能是有实际效果的,两年的实验证明,在科研原理指导下方法得当,与新课程的主题活动结合,采用适宜的音乐教学策略与方法,必将促进幼儿音乐智能的发展,与对照班有显著的差异。我们尝试的主题背景下的开发幼儿音乐智能的教育模式,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对开发幼儿音乐智能是有效的,具有借鉴与推广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