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陈海战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永庆小学    陈海战   

    摘 要: 有效教育是一个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三维一体的教育教学方法,系统操作性、实用性强。它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符合新课改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上的宏观调控,师生、生生互动的实效性,讲究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注重学生个性张扬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课堂;培养;小组合作;能力
       “EEPO—— 有效教育”是一个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 教育教学方法,三维一体的系统操作性,实用性强。它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符合新课改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上的宏观调控,师生、生生互动的实效性,讲究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注重学生个性张扬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它主要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和张扬个性的过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尽、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如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建立结构合理、互帮互助的合作小组
    教师对全班学生必须充分了解,分组前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照差异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长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为了实现有效管理,提高小组学习效率,必须对轮值的组长进行积极地培养。首先要制定出小组长工作职责,让小组长明白自己不但要积极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要能协助老师落实小组的学习任务,同时调动组员的学习积极性,领导和协调本组开展活动,综合小成员意见,与老师或外组进行联系等;其次要教给小组长一些管理方法,促进小组长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
        二、通过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小组的合作意识
        新课改理念认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者,同时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教师要创设学生动手实践的学习情境,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并激发学生自主合作的欲望,培养学生间团结协作的精神。例如:教学《统计》时,在学生学会了初步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后,放录像让学生统计1分钟内从学校门口经过的各种车辆的数量,学生纷纷动手认真地记录着,结果学生得到的数据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正不知所措。这时教师适时提醒学生们能不能想想其他办法,使收集的数据更准确呢?很快同学们组成学习小组,明确分工,有的记录公共汽车,有的记录小汽车,有的记录货车……放完录像后,同学们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从中体验了合作成功的喜悦。可见创设了适合的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还可以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合作的效率,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创造良好的小组合作机会,让学生体会合作的乐趣

    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并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学科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乐趣。

     四、注重小组合作技能的训练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
       (1)虚心,学会倾听。
       “虚心使人进步”。合作学习要求学生能够非常专注而又虚心地聆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因此,老师要加强学生倾听他人意见的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指导学生首先要虚心向他人学习。让学生明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对事物也有不同的看法,学习就必须取长补短。因而,在合作学习中,虚心的态度将是良好的开端。
    ②指导学生专心地听取他人发言。当学生听别人发言时,眼睛要注视对方,并且要用微笑、点头等方式给对方以积极的、肯定的暗示。
    ③指导学生努力听懂他人的发言。要求学生边听边想,并用脑或用笔记住别人发言的要点,并考虑这个发言有没有道理。
    ④指导学生尊重别人的发言。让学生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有不同意见的必须等别人讲完后再提出来;听取别人发言时,如果有疑问需要请对方解释说明时,要使用礼貌用语。
    ⑤指导学生学会体察。逐步要求学生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体会他人的看法和感受。
    (2)学会讨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例如,在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时,教师让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学生通过讨论,知道把圆剪拼成近似长方形,近似平行四边形,近似三角形都可以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各人在讨论交流中,充分地表现了自我,使他们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3)真心,学会表达。
    “沟通从心开始”,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提供事实、解释问题等,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而学生能否很好地表达直接影响着别人能否有效地获取。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指点。
    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同一个问题,学生往往会有自己的看法,却不一定能够很好地表达出来。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个以个体学习为基础的,让不同个性、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真正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小组长要负责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帮助有困难的伙伴,这样才能促进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宽松的交流氛围,要求小组的同学对每一位发言者都给予感情上的支持。如“你一定能行!” “有我们的支持,你大胆表现吧!”等。因此,在日常的训练中,教师应注意:
    ①培养学生先准备后发言的习惯。要求学生在发言前认真思考,能够围绕话题中心有条理地表述,必要时可以做一些书面准备。
    ②培养学生的“表白”能力。要求学生在阐述自己的思想时,能借助解释的方式说明自己的意思。学生通过交换自己的思想见解,对讨论合作主题的理解在思维上得到一定的碰撞,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指导学生运用童化手段强化口语效果,小学阶段的学生对问题的见解有词不达意的现象,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运用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图示或表演等手段来弥补口语的不足。
    (4)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总之,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教师不断指导,长期熏陶。除了重视课堂的训练之外,我们还应树立多元发展的理念。学校学习需要合作,家庭生活、社会活动同样需要合作。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习效率,树立“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协助与合作,任何人无法取得持久性的成就”的坚定信念,从而养成不自觉地运用合作来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习惯,是我们始终不渝的追求。


    点击次数:166  发布日期:2019/7/21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