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优化语文问题设计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张春娟

    优化语文问题设计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   陕西省大荔县埝城小学      张春娟

    在小学语文课堂里,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会感觉很困惑,他们疑惑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怎么学生都不愿意积极回答呢?如果学生都不愿意积极回答问题,那么自己又怎样知道学生是否有在极极思考问题呢?语文课堂的效率又如何提高呢?语文教师要意识到,自己提问时,要精心设计问题,学生才会愿意积极回答问题。本文就优化小学语文问题设计,提高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做以探讨。

    一、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提问意识  

    质疑问难是帮助学生形成提问意识的重要前提,如果教师能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长此以往,会产生惊奇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适时地向学生贯彻提问题的重要性,即质疑问难是获得新知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全面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可以将质疑问难的学习因素掺杂在日常学生的预习过程中。因为课上实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若能利用好学生的自习时间,对于学生提问能力的提高具有显著作用。在预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时,教师要鼓励尊重学生各异的思维意识,并要适时引导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散,只要是合理科学的,教师应与鼓励的态度,并能在课上给予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促进学生质疑解难能力的提高,同时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多角度发散。

    例如:在学习《坐井观天》这一课时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提炼出预习大纲,并经过思考,写下自己对本文章的见解,对于不明白的地方进行适当的标注,学生会提出在井里能够观察到多大的天地,这篇课文的寓意是什么,井里的天空和地面上的天空又怎样的区别?等问题,这样让学生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先形成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以便教师在课上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能够对文章中的重难点进一步的理解。通过提问能力,学生不断地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对于新课文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并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率。

    二、抓住提问层次性与艺术 ,引导学生理解文本    

    可以说,提问也是一种教学艺术,一个有效的问题,应该是倾注了提问者的心血,能够发人深思的。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文本,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注重提问的变化。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的原则,逐步深化,满足小学生思维由简单――复杂,由低级――高级的发展过程,提问不可忽左忽右,需要一定的层次性,通过提问,来调动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如对于《珍珠鸟》,就可这样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珍珠吗?喜欢珍珠吗?那是否有人见过珍珠鸟的样子呢?它长什么样子的呢?是否与文中作者描写的一样呢?为什么作者会说它‘淘气’又值得信赖呢?”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意思,进而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同时,教师提问还要有艺术性。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升华于生活,故教师提问就需从生活实际出发,潜移默化的培养小学生的艺术感,并对其加以引导,挖掘出现实生活中更具艺术感的东西,而艺术性问题的提出,不仅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还必须新颖,对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作用。再如在《静夜思》这首诗的学习中,当问及诗的中心思想,若直接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吗?”,效果可能差强人意,若这样问,“同学们,你们都见过月亮吧?它好看吗?你们知道什么时候月亮是最圆的呢?中秋节赏月的时候,你们是不是希望爸爸妈妈也在身边呢?倘若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再次看到圆月的时候,会不会想起他们吗?心里会难过吗?而今天我们所要想学的这首诗的作者李白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心情呢?”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将学生带入到有趣的想象中,发人深思。    

    三、构建科学多元评价,促进学生积极提问    

    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多样化。在以考试的形式评价时要注重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呈现应该灵活。课堂上,教师应多用表扬和鼓励的语言给予评价,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敢于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因为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性,所以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喜爱提问,作为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给每个学生都有提问的机会,让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意识到自己质疑的水平也是很高的。还可以让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评价,承认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以鼓励评价的方式为主,努力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出一个个更高质量、高水准、有创新的好问题。    

    现在许多课堂上,小组讨论学习已成为主流。首先,在评价小组的学习时,要有一定的评价程序,比如第一个被评价的小组会就探究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进行介绍,随后班里其他同学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再对其进行评价小结。其次,要整体评价与重点评价相结合。既要对学生学习的情况作全面的评价,还要对好的做法及典型的事例作重点评价。再次,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都要结合进行。总之,评价的过程要帮助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作出科学性的判断,逐步实现小组评价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教育功能。

    综上所述,做好对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研究,是提高语文教师教学水平,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进步的重要措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一定要发挥出自己的引导作用。通过对提问内容的有效设计,来实现对学生的思维引导,激发出学生解决提问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在提问的支持下,去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从而提高他们的课堂学习效果,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


    点击次数:145  发布日期:2019/6/1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