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析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王美玲

    浅析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  陕西省大荔县城关初级中学    王美玲

    信息技术作为最广泛最先进的科技,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必选无疑的。因为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学生能更好地学语文,用语文,使语文教学与**常生活更贴近,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不但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 学习 兴趣,而且能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巧用多媒体营造语言氛围,激发学习激情    

    布鲁纳说得好:“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愉快的情境,时时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问、新鲜等情绪。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语文新课程要求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讲授新知时,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牢牢吸引住学生们的眼球。例如多媒体教学,它与传统教具相比较,具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灵活性强等特点,因而很容易受到学生们的青睐,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化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 《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观看影片《泰坦尼克号》,把冰山撞船的情节展现在屏幕上,相应的声响或音乐、图片,不仅带给学生全方位的视听感受,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时候,再讲解小说三要素、分析哈尔威船长的人物形象就水到渠成了。接下来就诱发学生的表达热情:“观看了影片,学习了小说,我想,此时此刻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感想,假如你当时就是一名乘客,目睹了这么轰轰烈烈的场面,你心中一定有许多的话要说,那么请你把自己的感想表达出来。”通过情境的创设唤起学生与本次作文有关的情感积累,让学生提前进入写作的准备。我特意还将写作要求通过幻灯片巧妙地呈现出来。并且添加了这么一句: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将这次完成的作文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我。这样对于学生来说觉得很新鲜,大大的激发了他们去探究、去完成的激情。这次作文通过积极挖掘、运用知识、积淀创作情绪,很好地完成了习作任务。

    二、巧用多媒体展现生动情景,启迪学生思维   
      传统教学只能展现狭窄的生活情景,难以促使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构筑一个广阔的生活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狭窄的生活片段转化为广阔连续的生活场景,使抽象的事物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

    如讲授初中语文《我们家的男子汉》一课,我们学校有位老师采用了多媒体展示四幅漫画,将四个片段连接起来,形成较为广阔的生活场景,启迪学生的思维。漫画一:小主人公专注地吃着大拇指,以致前边的嘴唇都有些翘了起来。(源自“他对食物的兴趣”)漫画二:小主人公站在冰箱前面,露出半个脑袋,手里拿着空的汽水瓶。(源自“他对独立的要求”)漫画三:挨打时,小主人公一面大笑,一面泪珠从脸颊上滚落下来。(源自“他的眼泪”)漫画四:上火车时,小主人公手抓窗框,脚蹬车厢,攀上窗台的样子。(源自“他面对生活的挑战”)同时配上周杰伦演唱的《蜗牛》,再配上文字,结合画面,讨论小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和性格特征。这几幅漫画构筑了小主人广阔的生活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非常好。听了她的公开课之后,我们很受启迪,确实,这个做法值得借鉴。   

    三、运用多媒体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探究创新

    即先对不同问题提供同一思路来解决,之后提出个别条件的变化,要求用新的思路解决,以打破原来的思维定势,使思维灵活而富有创造性。教师在指导学生思考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注意找出学生在解决某一具体问题上的思维定势;二是善于借鉴表面上与本问题无关的其他领域的知识和信息,可变角度去思考问题。

    例如,笔者以“桥”为话题,采用多媒体手段,开了一节写作辅导课。首先,播放“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首动听的童谣,多媒体依次播放各种各样的桥的画面:赵州桥、泸定桥、卢沟桥、南京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上海浦东大桥。接着播放“卢沟桥抗战的场面”、“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参观卢沟桥的场面”,同时配上旁白:无论是古朴的桥,还是现代化的桥,无不承载着历史,承载着生命,传递着情感,沟通着友谊,看着这一座座桥,你联想到哪些铭刻着爱与恨的故事?此时此景,学生浮想联翩,他们想到了七月七的鹊桥、白蛇许仙的断桥、杜牧的二十四桥、马致远的小桥、毛泽东化天堑为通途的飞桥,也想到了高考独木桥的挑战、过河拆桥者的卑劣,更想到延续生命之桥(母亲)和传递友谊之桥(航海家郑和)……借助多媒体手段营造这种浓烈的氛围,使学生能够释放心灵,张扬个性,自然而然进入写作的亢奋状态,写出颇具特色的文章来。

    综上所述,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信息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取相关信息,从而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在语文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手段,能够将抽象事物形象化,微观事物宏观化,复杂事物简约化,能够多角度、多层面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与教学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它的使用将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课堂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当然,尽管多媒体教学有着相当多的优点,但是我们不应忘记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应该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传统教学方法。

     


    点击次数:97  发布日期:2019/5/1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