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与实施策略 黄玉春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与实施策略

             ◎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官鹅藏族小学      黄玉春

    摘要:传统思想束缚了教学模式,使其变得非常单一,作为小学数学教育者,应当积极结合素质教育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对教学的整体质量进行提升,本文对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与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旨在探索培养学生个性品质及创新实践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素质教育;策略

      小学数学是基础的数学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数学素质教育体系得以建立和完善。作为数学教师,不能片面的理解素质教育,否则会影响数学素质教育的实践效果。那么,如何开展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活动,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数学方法与素质教育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一方面,素质教育制约着教学方法的改革;另一方面,教学方法又反作用于素质教育,影响素质教育的达成情况,所以,要在数学学科课程中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学方法乃是既重要又迫切的课题。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即素质教育与数学教育的充分结合,这就要求数学教育必须服务于素质教育,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宗旨既目标。小学数学素质教育重在对数学知识性、技术性及应用型认识的提升,同时对学生数学应用和创新意识进行增强,在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同时对个人的心理品质及健康精神进行培育。首先需要对教育观念进行更新,对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进行培养,使其掌握基本的数学基础;其次利用课堂,从数学知识和意识、信息交流及逻辑推理多个层面对教学方法进行更新,克服轻实践和过程、重理论和效果的倾向,有效促使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最后教师必须善于将素质教育贯穿到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有效开发小学生的数学潜能,从而实现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完美结合。

    二、实施策略

    (一)对数学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因素进行挖掘

    结合图形与数字,用具体的图形来代表抽象的数字知识,有利于对数学学习难度有效控制,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加灵活的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同时还能对自身的思维能力进行提升,采用一题多解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灵活创造思维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学习思路,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还能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如对“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古代数学家刘徽的相关事迹;在学习“圆周率”这一内容时,教室可以向学生介绍祖冲之的事迹,并告诉学生准确算出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的π值的人就是祖冲之。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同时有利于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使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结合相得益彰。

    (二)因材施教

    任何事物的特征都是具有多样性的,教师应当承认学生在学习兴趣、心理素质、方法与能力、情感与意志等方面存在不同差异。即使按照某些因素进行均匀的编班,受诸多素质因素的影响,学生间仍然客观存在不同差异,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大纲对课本上的“练习”和“习题”难度进行不同层次的分配,分层示范和练习,对数学作业进行合理安排。对于一些基础扎实的学生来说,顺利解决“练习”内容十分轻松,而解决“习题”内容同样比较顺利,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满足自身的求知欲与成就感,而一些基础中等或较差的学生,可以鼓励其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同时在超越预定学习目标时给与鼓励,使其增强学习的信心,并在达标预定学习目标的同时追求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

    (三)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而需要通过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探索,对学生自觉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比较正方形周长的测量方法,向学生询问如何对圆的周长进行测量。同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采用绳测法和滚动的方法对圆的周长进行测量,最后结合这些测量结果对测量方法的准确性进行讨论,之后教师应用媒体课件对圆的运动轨迹进行展示,并指出圆的直径不同,其周长也就不同,于是得出结论:圆的直径与圆的周长有一定的关联,最后通过教师的准确引导对圆周长的测量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掌握测量圆周长的计算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思维运转过程中获得知识,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开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四)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

     小学生心理及生理发育并不成熟,其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而抽象思维活动需要由具体形象来做支撑。遵循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应当通过情境设计及多种方式对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行丰富,让学生从形象认识经历至表象认识,之后再发展至抽象认识。例如,在长方体面、棱、顶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每人准备一把小刀和一块土豆,教师在亲身引导下指导学生向下将土豆切开,土豆切开后让学生摸一摸土豆的一个面;将土豆的切面朝下,直着向下切一刀,让学生对两个切面相交形成的线进行观察,并告知学生这就是棱;横着向下切一刀,让学生对切面相交形成的三条棱进行观察,并告知学生三条棱相交便为一个顶点。通过动手操作和仔细观察,学生能够初步感知面、棱、顶点这些概念,同时进一步丰富了自身的感性认识,在学习其他相关内容时也就变得容易理解了。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素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育的结合,能够进一步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同时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并对教学质量进行提高。作为教师,应当积极对素质教师的有效方法进行探索,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点击次数:114  发布日期:2019/5/1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