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生本理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杨远琴

    生本理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新凡小学   杨远琴

    在探求生本教育理念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时,我们需要深刻思考师本教育体系的利与弊。在师本教育体系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课堂教学是以灌输式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收知识,教师角色的定义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以教师为主体的师本教育不仅影响了学生独创性和操作性的提高,更加忽略了学生参与、学习与思维的形成。因此,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教师必须从拉动学生的“纤夫”转变为生命的“牧者”。以人为本,首先体现在它注重学生本位,即是教育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其次就是它的生命本位,要让教学的高度上升到提升生命、尊重生命、依靠生命的机制上来。要深切贯彻落实生本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运用,就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的课堂教学。将阅读教学从课堂拓展到生活,达到知识面的全面发展。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同于传统模式,强调师生互动课堂,是师生共同发展的改革,学生的学习已经不在于从单方面学习教科书的知识,而是要注重学生具体知识运用与知识建构。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关键在于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去转变阅读教学方法,激发的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激扬生命、张扬个性、充分挖掘潜能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达到双赢。

    一、采用的方法多样化,激发阅读兴趣

    在现代化社会当中,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注重和谐的阅读情境的创造,能有效激发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良好的阅读课堂情境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快速地读懂文本大意,体会和感受文章中生动形象的言语和段落,并使其在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能更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

    首先,儿童在进学校读书之前几乎读得懂所有“说”出来的书,对书的“听”的兴趣往往会迁移到“读”的兴趣上来。因此,语文教师一方面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视听媒体多让学生“听”书,从而诱导学生早读书、多读书。如《坐井观天》这个故事孩子们在识字前就已经耳熟能详,但是通过识字来阅读文本孩子们更有兴趣来学习了。

    其次,语文教师要尽量多的向学生推荐一些中外优美的文学名著,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感受到文章所创设的情境的美及语言的魅力,让学生觉得阅读是一种美的享受。讲《荷叶圆圆》时,出示荷花的图面,简介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荷花,在美丽的荷花塘的风景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美的形象刺激着学生的情绪,影响学生的情感活动,而相应的情绪,情感。进而向学生推荐《昆虫记》、《草房子》等。

    第三,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不会收到实效的。因此,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积累册”、“手抄报”、“知识竞赛”、“比赛查阅资料”、“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通过讲故事的情境吸引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一听老师要讲故事,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兴奋的目光,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听得津津有味。所以,这时候,当老师讲完故事,向学生推荐课外书时,这效果肯定比任何说教都有效。但是,仅仅靠老师讲故事,学生听还远远不够。讲故事的形式可以多变,不仅老师讲,还可以让学生讲,还可以师生、生生之间比赛讲。这样,学生有了自主的发言权,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感人……每一个故事,都是一剂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让讲述者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爱课外阅读;让听者在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感受课外阅读的魅力。

    二、注重语言的积累,挖掘学生内在潜能

    《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内容中要求学生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要加强课文中精美语句、精彩片段的理解和体会,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阅读技能,将外在的信息融合成自己的内在知识,从而培养整体的语文素养。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重诵读领悟文本内容,来逐渐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促进学生优良人格素养的培养和塑造。比如在教学一篇要求全篇背诵的文章《桂林山水》时,首先教师可以有感情地地给学生示范朗读全文,并让学生跟读,使他们慢慢体会和感悟桂林山美,水美,同时指导学生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和段落,使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学生通过这种熟读成诵的阅读训练积累了优美言语、精美句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张扬个性发展,调动课堂气氛

    教师应该充分地将生本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转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促进多元教学模式的发展,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化,教学的方式灵活化、高效化。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将课堂的中心问题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与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语文课堂以灌输知识的教育方式为中心,减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和活力。“生本”就应是多方互动的课堂教学,即学生之间、学生与你之间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平等沟通、互相学习,在合作的环境之中,师生之间共同营造个性发展的课程氛围,鼓励学生的独特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思维,创建学生自己的课堂,调动课堂积极的气氛。

    例如,《草虫的村落》一文中,这篇课文,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在作者的想象中,草丛变成了茂密的森林,小黑甲虫变成了英勇的武士,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成了俏丽的南国少女……在教学时,我努力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课文中,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小虫,进入到草虫的世界中去。围绕“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说一说你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这个主要问题,让学生体悟课文,思考揣摩。如“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此时无声胜有声,在这深情的对视中,甲虫夫妻互相倾诉些什么呢?又如,“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黑甲虫看着“庞然大物”为什么会感到好奇?蜥蜴和小甲虫在交流些什么?还有“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启发学生思考:“我”还会看见些什么?也许是市场里,甲虫们做买卖;公园里,大甲虫在教小甲虫寻找食物……有学生说,草虫的世界有大街小巷,就是一个微型的世界。我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写其他昆虫或小动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写了“青蛙开演唱会”、“蚂蚁搬家”、“蟋蟀打架”等,把课文里很多好词好句都用上了,这就是学以致用吧!

    生本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合理运用,使其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生本教育理念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合理运用,事实上,生本理念在诸多学科和领域中都可以进行应用,但还需要教师进行不断探索,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

     

     


    点击次数:52  发布日期:2019/5/1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