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做法 向发享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做法
◎ 贵州省正安县新州镇中心小学 向发享
《程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创设一个轻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合作学习是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更是教学模式的突破,教师应该转变角色,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为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实质性,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引导:
一、合作学习的情境。教师应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采用相应的策略,创设一种“需要合作,有合作价值”的学习情境。因此,设计好合作学习任务后,教师应设法将合作学习的任务放到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之中(如游戏、角色表演、团体竞赛、生活问题解决等),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使学生在愉快大氛围中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
二、合作学习的内容。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要有一定的难度、探讨的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它应用于解决问题的重难点及有疑难的问题,例如为得到某些结论,必须靠“有分工,各自承担责任”才能完成的探究性内容;需要学生在“独立学习基础上对每个人得到的信息进行汇总”的检查性内容;能使学生从“各自不同的实践经历、不同结论”的展示过程中来发现学习方法存在问题的学习内容;为了达到“小组内每一个同学都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团体目标的内容;需要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生生互动,通过互相协作,配合来完成认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内容等等。这些问题是学生靠个体自主学习很难或不可能解决的,必须经过合作探索,运用集体的智慧去攻克难关,获得成功。
三、作学习的指导。课堂上,教师要全面关注学生。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放任自流,要以平等的身份、合作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中去,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适时对学 生的合作交流给予指导,适量的提出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诱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观点,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方式,并对他们的学习实践给予帮助(如有针对性地提供资料,在方法上给予指导等),同时对学生的合作意识、人际交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精神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地培养和指导。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宏观调,如小组人员搭配、任务分工、纪律组织等,从而保证合作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注重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及时予以督促和指导,开展积极有效的学习评价,不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师可以通过比一比、评一评、成果展示、过程介绍、体验交流等方法,组织引导学生对各组学习的过程、方法策略、效果、感悟等方面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反思、总结、改进自己的合作学习方式。当然,教师也要讲究评价策略,做到指导性与激励性相结合。通过这样的评价,促成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实质性合作,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最终实现合作学习的目的。
协调、愉快的合作方式总能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学习的热情,碰撞灵感的火花,使每个人发挥出最大的学习潜能。开展合作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增长见识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适应社会的能力,形成团队精神,共同进步。我们应不断探索研究合作学习的做法,使合作学习更完善、更合理、更有效。
联系电话:1351182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