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政治课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陈世华
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政治课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 贵州省遵义航天中学初中部 陈世华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着许多困难,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教材的抽象内容,学生的“厌学”情绪,家长、社会乃至学校一些领导、教师对思想政治课的误解等,经常困扰着广大政治教师,而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政治课教学的本身。从教学本身来看,怎样将不利因素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培养其能力。如何立足现实使政治课成为学生向往的课堂,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在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方面我想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适当的方法,是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关键
由于各种原因,政治课总是被排在上午第四节或下午第一、二节。这往往是学生们很疲惫或很困倦的时候,加之教材中一些比较抽象枯燥的内容,尽管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口干舌燥,却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应尝试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使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体验与教师协同一致获得知识的乐趣。
1、开展“课前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所谓“课前活动”,就是根据教材的教学要求,在老师的指导和安排下,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做时事报道或小品表演等,为学习教材内容做好铺垫。这样使他们一上课就进入开心、舒畅和兴奋状态。既引起了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时又为教学内容提供了素材,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他们一上课便对本课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而且为后面的教学又奠定了基础。
2、开展“课内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具有独立性的学习个体,他们各种学习活动虽然基本上是在集体中进行的,但是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人格空间、心理空间和活动空间。教学活动应该提供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空间。教师的任务是精讲、提供学习资料、指导释疑,让学生在自己选择、自己探究、自我超越的成功中体验到学习的兴奋与喜悦。老师让学生走上讲台或演讲,或辩论,各抒己见,讲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对学生所讲加以补充、修正与完善。在这种情景下,让学生谈这些情趣给人带来的益处,由于是学生亲身感受,谈的广而深,通过讨论最后归纳出陶冶高雅情趣的意义,这种做法使学生感到政治课并不空洞乏味抽象,而是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从而大大激发了学习热情。
3、开展“课后活动”,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然而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照顾到各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使所有学生都按照统一标准达到统一发展水平,故需要延伸到课后,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予以补偿。即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教师为学生举例或对事例的结果不予交待,留给学生去思考、分析、综合,判断其结果,虽然每人的看法不尽相同,但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选择新颖的材料,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政治课特定的教学内容较严肃、枯燥、抽象,尽管经过改革的新教材具有许多优点,但仍然存在内容偏难、偏深以及滞后性的缺点,它与学生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如果教师一味注重“以本为本”,教学将会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这就要求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新颖性,吸引学生主动求知,以教学内容本身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外部刺激,引起学生有意注意。
首先:观点材料化。所谓观点材料化是指教师将教材中抽象的概念原理或道理还原于生动、活泼、具体的材料之中,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道理,接受教育。观点材料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围绕丰富生动的材料,让学生从材料中去感悟真理的内涵。在教初一年级时,引导学生找相关故事、所见所闻的材料。在教初二年级时,指导学生在《遵义晚报》和《贵阳晚报》的法制栏目收集案例,每节课用三到五分钟时间,学生上台“以案说法”。这些材料的运用,缩短了理性认识与学生理解能力之间的差距,有利于加速学生知识的内化,更快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其次:材料生活化。所谓材料生活化是指教师选择材料时贴近学生生活,选择发生在学生生活中或学生周围的事例。学生对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的材料,往往有较深的体验和感受,也容易启发他们的联想,去深刻领会教材中的观点。
三、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教学实践过程
社会实践活动,是影响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实践中使学生认识能力、动手能力得到发展、个性得以发挥和丰富,因此,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实践活动的因素,寻找实践的切入点,突破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的转变。
1、“走出去”。在活动前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采访不同的对象,如采访本校几位学业优秀的同学;家长中有突出成就的;社区中事业有成就的人物等。从中研究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采访调查后在班内进行交流、总结,作为一次研究课题。它可以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生活、了解生活,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2、“请进来”。请从事公安、检察机关的法制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讲一些典型案例,讲少数学生因为意志薄弱,经不住金钱、生活享受、色情、毒品等诱惑,而荒废学业逃学、偷窃,甚至走向抢劫、吸毒的犯罪深渊。用活生生事例告诫学生必须注重意志的锻炼,把所学知识付诸行动,做到“知行统一”。
综上所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上述几种,它们也不是单一存在的,它们在教学中也可以交替、穿插使用,这可以使课堂更为活跃,效率更高。教师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应从思想上认识:学生是学习主体,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聪明才智,使他们学习更主动、更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