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优化语文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 孙卫华

                               7

    优化语文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小寨小学      孙卫华
        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我们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学生学到了,学好了,才是有效的教学,课堂教学必定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课堂教学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如何才能打造语文课堂高效呢?

    一、创设和谐课堂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 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师生相容、感情融洽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一位心理学家认为:积极的情绪(即愉快)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维敏捷,从而更容易接受知识,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进而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因此,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愉快中学习。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 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争论。只有这样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钻研问题、启动思维、驰骋想象。
        如在教学《小母鸡种稻子》一课时,课前先布置学生读熟课文,了解种稻子的整个过程,然后创设情境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图,图上画着一只小鸡正向母鸡发问的样子,诱发学生个体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发展学生想象力。依据图意进行表演,让学生当“母鸡”,教师当“小鸡”,“母鸡”回答“小鸡”的提问。学生争相回答,互相补充,有的学生还把“母鸡”讲解给“小鸡”听的那种和蔼口气,亲昵的表情都演示出来了。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师生之间既有情感的交流,又有思维的撞击,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理想场所。

    二、优化教学方式,减轻学生负担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仍然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完成语文教育教学目标,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当前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学思想陈旧、教法单一、教学效率不高和学生负担过重的状况。有些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法,教学上出现了“四多”的现象,即“讲得多、作业多、考试多、资料多”,机械的记忆和机械的训练。在这些负担的压迫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只得压抑自己的天性,放下自己的爱好,合上自己喜爱看的课外书,成天捧着课本,抄写、抄写、再抄写,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们培养出来的,也只是小书呆子,背书机器。这样的课堂教学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要求,也难以承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

    例如,在学习文言文《满井游记》时,学生开始时对作者描绘出的这幅恬淡明丽的春之图并没有产生什么兴趣,于是我便将本课的第二课时安排在学校的植物园中,对于“局促在教室之内”的学生来说,真有一种“脱笼之鹄”的感觉,精神负担没有了,学习兴趣顿时提高了。看着满园含苞待放的花蕊,看着绿油油的高约一寸的麦田,不禁发出和作者一样的感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在教室中很难让学生体会的作者的情感,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了。由此看来,教师适时改变课堂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乐中学,既能减轻精神压力,又能增强学习的兴趣,就能轻松的提高教学质量。

    三、打造赏识教育,培养学生自信

    古语有言曰:“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学会赏识,爱满天下。”赏识教育正是利用“爱”这个闪光点来教育孩子的。赏识教育是一种爱的教育,这是一充种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方式。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有利于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小学生心中的世界是个充满真善美的世界,是一个纯洁美丽的世界。教师的赏识教育会使得小学生崇尚大自然的优美壮观,热爱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的情感在心里生根发芽,从小在他们的心底种下了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种子。小学生为自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并为这个梦想努力奋斗。因此,赏识教育促进了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如在教学《麻雀》的过程中,我设计了让学生进行诵读比赛的环节,让学生朗读相关段落,自我表现出“最可怜的小麻雀”和“最勇敢的老麻雀”,这样学生感到新奇,都跃跃欲试,那只孤独无助的小麻雀可怜兮兮的样子及那只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英雄人物”在紧张的比赛中逐渐为学生所熟悉、牢记,同时节省背诵的时间。在表现自我的舞台中,学生不但提高了朗读水平,而且在无形之中增强了自信心。在识字教学中,可以采用请学生当“小老师”的做法,让他们领读、为同学改正错别字等,这些做法都为学生创造了不少被赏识的环境。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全方位地受到赏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信心。

    总之,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理念,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语文中去,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达到这一最终目标。


    点击次数:179  发布日期:2019/3/9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