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郭娅飞
7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大龙乡小学校 郭娅飞
现代化教育,除了教育思想、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外,更要体现教育方式、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实施新课程理念的今天,多媒体在课堂教学深受语文教师的青睐,使整个课堂焕发新的活力。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氛围、激发情感
心理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的思维方式向抽象的逻辑方式过渡,但其大部分仍是具体形象思维。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兴趣点应落在形象事物上,电教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音乐、动画、视频图像”于一体,它能够使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能够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在教学《林海》这节课时,课前五分钟播放课件,让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欣赏大兴安岭的美景,此时学生似乎置身其中,师马上提问:此刻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马上进入林海”。学生已对大兴安岭有了浓厚的兴趣,学起课文的情绪盎然,探索欲望极其强烈。在课中,学生感受不到手摸脚触的亲切与舒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借此时机播放课件:茫茫的森林映入学生们的视线,雪花般的树叶从天而降,不时的伴随着,人走在上面发生的“喀嚓,喀嚓”的声音。紧接着是千年的苍松翠柏的特写镜头,从树根一直照到树顶端。图文并茂,直观形象的影片,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教师不讲,生也能理解其意,能体会到手摸脚触那种亲切与舒服的感觉了。
因此可以说通过多媒体课件与教学的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解决了学习中的难点,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灵活性,化繁为简,体验情感
多媒体教学强调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结论,而且更要通过各种形象化的教学媒体的观察与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归纳、总结出结论,即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启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其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多媒体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把图中的事物做从表面到本质的处理,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观察,从而化繁为简。
在学习《詹天佑》一课,文章中讲詹天佑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两部分是难点,但文字并不多,于是我想到了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突破此难点。如“开凿隧道”部分先让学生读懂开凿什么隧道,再利用多媒体提供山势图让学生根据文字当一回工程师。最后通过媒体的彩色箭头展示,不仅生动形象,而且通过验证让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由此可见,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突破难点,培养学生自信心,应该是教学的理想境界。
三、利用多媒体“文字、声音、音乐、动画、视频图像”于一体的特点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写情境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
古诗教学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把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轻重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读出来,以古诗的语言美去理解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十分必要的。
如引导朗读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时,首先播放配有音乐的课件,把学生带入明朗清新的环境中,使学生感知这首诗的独特韵味。教师做适当引导,引领学生理解体会诗意,之后让学生随音乐轻声读,随画面表演读。再次播放课件激发了学生的欲望,从而更深入体会诗的韵律、节奏,以及诗中所表达出的深挚的依依惜别之情。这样调动其多种感官参与其中,不仅激发了学生读的兴趣,对进一步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有了更大的帮助。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超时空功能,再现历史,培养情感
小学语文中有许多革命故事,这些故事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爱国精神。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许多学生不了解当时历史背景,因此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时,有学生认为董存瑞牺牲不值得,他完全可以采取别的措施炸掉暗堡,不必牺牲自己。针对这样普遍性的看法,我及时播放相关影片:炮声隆隆,子弹与空气摩擦发出的“飕飕”声,董存瑞焦急地安放炸药包,但炸药包一次次的滑落下来……冲锋号吹响了,战友们顶着枪林弹雨冲了上来。就在这时,暗堡上射出可恶的子弹,战友们一个个倒下了。面对此情景,董存瑞应该怎么办?结合影片教师再次质疑,此时,学生已完全感受到了当时那种关头的紧迫性,明白了董存瑞当时已别无选择,一场风波就这样被平息了。
学生通过感官接触把不属于自己时代的事情理解得透透彻彻,既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也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使概括的语言具衬托,间接的问题直接化,抽象的文字形象化,符合学生的认识要求。
总之,将多媒体课件有效的应用于语文课堂,使之巧妙地整合在一起,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不仅有助于化解学生认知活动中的难点,解决疑难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而且深化了学生情感活动,也使得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其乐融融,越来越焕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