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焕洋:略谈小学数学“善情”教学
略谈小学数学“善情”教学
◎ 福建省武平县永平中心学校 刘焕洋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今学生的求知发展,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取而代之的是情感教学。情感教学是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情感教学的重要目的是为学生创造一种自由、舒畅、真诚、无拘无束的交流氛围,达到兴趣与教育共同发展的目的,“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光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这是我们在小学进行情感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
一、教师善情的感染
“亲其师而信其道”,这说明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他最喜欢的老师所任的学科,这也是笔者对小学学生作的调查的结果。因此,要使学生对教师教的课感兴趣,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先让学生有一种敬佩感,只有教师教的好,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己学的好。教师除了精心备课、设计教学流程外,教师教态的自然亲切、语言的精练与幽默、板书的简明工整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的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教师要注意自身激情的调控。如果教师表情冷漠、呆板、情绪低落,学生的求知激情从何而来?因此,教师要善于调控自己的情感,以此来感染学生的情绪。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激情的调控。学习与激情度之间是一种曲线关系,知识点难度与学生激情度的需求量相关。对于难度大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设法让学生处于较低的激动水平,平心静气地去学习;对于难度小的或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应设法对学生的激情“加热”,使之处于较高的激动水平。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感情地教,学生才会有感情地学。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引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师生情感交流,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教得扎实,学得主动,教得生动,学得有趣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教学234-66-34=这道减法的性质题时,班里有几个女生很怕这样的计算,于是我就把这题改成“小明原有10元,上午用去了5元,下午用去了2元,还剩多少元?”降低题目的难度,学生一目了然列出算式:10-5-2=3(元)。我深情的问:“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经过思考说:“我们可以先求上午与下午共用去多少元?再用总钱减去两次用的钱的和,也会得到剩下的,列式为10-(5+2)=3(元)。”“你们真聪明!”然后我让学生把两个等式对比,学生发现:10-5-2=10-(5+2),最后用这个等式与例题对比,学生从易到难的跨度,不攻自破地掌握了知识。
别林斯基认为:“爱是教学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 。所以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并且对数学充满兴趣,怀着满腔的热情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给学生树立无声的榜样。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吃透教材,设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具要直观形象,教学语言生动,语调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教学设计要环环相扣,疏密相间起伏有致。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产生内心情绪的体验,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教师的感情感染还体现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不能喜“优”厌“差”,要真诚地给学生以信任、鼓励,创设和气融融的情感气氛,为顺利上好一节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善情的挖掘与激发。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提倡的就是人的天性原本是善良的,可是由于后天的污染,使很多人失去了人原有的本性,但后天形成的可用“善情”来洗涤弥补。在我们数学教学中同样可以“善情”来清除这种后天形成的污垢。
1、“蓄善”——明理树人。
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学生成人、成才,挖掘教材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就是为了教给学生“明理树人”。
例如,在教学完用计算器计算大数时,我出示一组学生们所熟悉的明星与对应的数字:成龙1000万 、赵本山100万、 陈慧琳60万 、李连杰100万 、姚明200万 、覃辉覃宏捐款200万 、萧亚轩50万、 潘玮柏50万、 李玟50万、 周杰伦50万 、刘亦菲100万 、章子怡100万 、李湘210万 、谢霆锋30万、 范冰冰 20万 、孙俪25万元 、黄圣依 20万 、林建岳 20万、 高凌风30万 ,让学生计算,学生用计算器很快算出了正确答案是2405万元。我问:“同学们都知道这些明星吧,但对这组数字并不了解吧?”“不知道。”“这些数字就是这些明星为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震所捐的钱,这些明星有了今天的事业与地位,不忘受灾的四川人们,用他们自己的行动表明了一切。同学们,我们做人就得有善心,当别人有难时,伸出双手,帮助有困难的人,这才是做人的根本。”“对!我们从小就有爱心,帮助有难的人!不然以后我们有困难了,谁帮我们呀?”在这组数字计算与老师的点拨,学生了解了“善”之意,明白怎么做人,为他们的成长蓄好“营养”。
2、“和善”——培根浇灌。
教师上课犹如演,戏既是编剧、又是是导演,因此,要使表现扣人心弦,学生从中得于寻思,就要求教师对学习方法要精心策划,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完线段知识后,课后习题有这样一道题:请数出
有几条线段?学生初次接触这样的题目,深思不解,已是我让五个学生上台前站成一条线段,分别站
1 2 3 4 5
在各点上,并标上数字 ,通过学生移动来解题:“1号与2号两个人是相接的,可以互相帮助的,因此可结为一对好朋友,也就是组成了一条线段,1号、2号、3号三个人也可以结为好朋友,同样组成了一条线段,1号、2号、3号、4号四个人同样可以结为好朋友,也可以组成一条线段…”通过学生的移动演示,最后学生很快数出好朋友有12、123、1234、12345、23、234、2345、34、345、45十对好朋友,也就是有十条线段。学生们通过自己好朋友移动演示很快掌握这部分的知识,同时也知道了朋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待的,拉进了学生间的情感。
3、“行善”——万物复苏。
数学课堂教学不仅应该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阵地,并且是发挥情感教育功能的条件与可能。“善情”不能只体现语言上,要表现为行举上,学生不仅要有“蓄善”、 “和善”,更为主要是“行善”,作为教师就得加于引导,学生才能正确发挥。
例如,在教学四则运算时,我出示这样一道题:每生捐2元,我们班20人捐了多少元?学生很快列出出算式:2×20=40(元),问:“全校有160人捐多少元?”学生列出算式:2×160=320(元),接着问:“我们乡有小学生827人捐多少元?”学生通过计算得1654元,进一步问:“全县有中、小学生20000人捐多少元?”学生算出40000元。又问:“如果建一幢房子要16000元的话,那要几个县的学生捐钱呀?”学生又算出要4个县。“同学们,我们全乡、全县、全市、全省、全中国的学生都捐2元的话,那该有多少呀?”“不计其数!”“太多了!”“这些钱合在一起可以做什么事呀?”“可以献给那些要帮助的人。”我趁热打铁说:“同学们的想法很好,大家都知道今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倒至很多人无家可归,孩子们无学可上,我们就可以用这些钱来为他们重建家园与学校等,用我们的爱心来帮助灾区的人们,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对!对!想不到我们的2元的作用有那么大,我们应该捐钱,且要多捐点!”最后所捐到的钱超过了我的设想。学生们通过运算与老师的“善情”点拨,了解了至情至善,并付之行动,达到了教育的效果。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当重视人文内涵的积聚,拥有对教育事业应有的热忱,重视与学生的“善情”交流,相信情到深处自然见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