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小学语文提升语文素养策略浅析 穆景丽

                                        2

     小学语文提升语文素养策略浅析

    陕西省大荔县羌白镇中心小学    穆景丽

    新的语文课程承担着“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的重要任务。可见,今后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应占重要地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也曾提出:要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去想;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去看;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双脚,让他们去实践;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发展。坚持这种创造性教育思想,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品质,使其具有创新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激活思维,积极参与

    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决定了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通过语文教学,可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并运用语言,培养其语感。然而,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在这种被动的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受到了束缚,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步伐去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提升。新课改背景下,激活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要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去。

     例如,在讲授课文《自选商场》时,其教学重点是介绍自选商场里有哪些商品,可以进行怎样的分类。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粗略的讲解一遍,然后提问,课文中有哪些商品,可以分为几类,怎么分?然后,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然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大胆提出说出自己的见解,还可以潜移默化的�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这样的互动、交流,教师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拉近师生间的关系,让课堂氛围更加融洽、具有趣味性等,学生们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不仅对语文的学习充满热情,还能锻炼独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大胆质疑,自主学习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所疑,才有所思,有所思,才有所得。教学的根本在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而思考的起点却是疑问。“疑”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引起深究性反射,产生思维活动。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索,拨开人云亦云的迷雾,发现不为人知的问题。这是他们刻苦学习,自主钻研的表现,是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信号。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解疑,以一种开放的胸襟包容并点化他们的疑问和创见,既尊重学生的真实学情,又不忘教师引导的责任。在教学中我请学生大胆质疑:“地球能活多久?” “地球的矿产资源怎么形成的?” “地球为什么容易破碎?” “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有些人凭什么破坏地球?” “我们应怎样精心保护地球?”……在学生大胆质疑的同时,我又引导学生主动解疑,利用课外查找的资料解疑,利用丰富的语汇抒情,如“慷慨的母亲”“美丽的母亲”“默默付出的母亲”“无私的母亲”“伟大的母亲”……激发学生的情。并且利用课件出示有关资料来了解人们破坏地球的罪恶行为。面对这些我请同学们呼吁人类、呼吁社会,请同学们写保护地球的建议书,请同学们拟定给予破坏者的制裁。由此,让学生尽情释放情感,创生开放的胸襟。让学生在思考中慢慢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发现学习的乐趣,他们就能增强不信书、不信师、敢想、敢说的自主创新意识,能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三、展开想象,挖掘潜能

    现代心理学认为 :想象力的有无以及是否丰富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因为想象力是开掘创新潜能的前提和基础。语文教材具有开放性和弹性,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挖掘一切有利因素,尽量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想象空间,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的个性在想象中得以发挥,从而激发创新思维。

    如我让学生续编《狐狸和乌鸦》,学生通过想象就编出了不同的故事。有个学生是这样编的,《乌鸦又上当了》:这次狐狸知道乌鸦不会再听他的花言巧语,就想了一个说乌鸦坏话的办法,激起乌鸦的怒火,乌鸦破口大骂,结果他嘴里的肉掉下来又被狐狸叨走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清楚看到学生创造的火花,她不仅没有走吃一堑,长一智的老路,还从这个故事中揭示了一个她从生活中领悟的道理: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听了不好听的话,不冷静对待也容易上当。作为教师,对于这样的智慧我们必须给予表扬和肯定,并且通过多开展这样的创造性活动,鼓励学生的创新思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尊重学生,发展个性

    随着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也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当前也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寻求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培养的方法。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必须要进行的工作。现阶段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的人才,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针对当前社会的实际需要,改变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如在教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我让学生读课题,一个胆小的学生读的声音很小,没有感情。我这样对他说:“想想‘精彩极了’是一个怎样的评价,该怎么说,再试一试。”当学生读得比刚才读的稍有进步时,我热情地赞扬道:“‘精彩极了’!老师已被你深深的折服。”说罢我上前和他握手,虽然同一个“精彩极了”的使用的评价,我却发现学生那欣喜闪亮的眼神,于是我鼓励该生鼓起勇气,再大胆的读一遍。这次他鼓足勇气,把“精彩极了”的赞叹之情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课堂上情感的激发,要关注学生的心灵,捕捉瞬间的微妙赏识学生,让学生在充满赞赏、充满独立的课堂中,培养个性。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所说以说,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能酝酿好自己的感情,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就能用自己的热情去引导学生的激情,用自己的激情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点击次数:36  发布日期:2019/3/9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