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家园合育 促进幼儿成长 王皓
1
重视家园合育 促进幼儿成长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毓秀幼儿园 王 皓
儿童教育的启蒙教师是家长。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基础与土壤。儿童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带有家长的影子。因此,家长是最有权力、最有影响的教育工作者。有人曾说过:“推动摇篮的手能推动世界。”可见,家庭教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但在教育过程中,有许多家长反应:“孩子在家和在校判若两人”。究其原因是因为学校和家庭的要求不能达成一致。由于家长的职业不同、层次不同,教育孩子的观念也不同,要让他们都能与学校“步调一致”,真的很不容易。教师作为专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有着共同的追求和目标。班主任若能经常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可以大大提高教育合力,增强教育效果。只有家园沟通流畅,才能共同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一、家园合育的必要性
家园合育的基本模式简要概括为“1-2-4”制,其体内涵为:一个目标――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两个维度―学校教育、服务家长,家长配合、协同学校;四项基本活动了解、研究家长,教育、引导家长,服务、指导家长,协同、参与学校等。合育基本模式的提出可有助于学校更加清晰地理清合育的基本目标、任务和基本方法,提升合育水平。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养教失调的问题。一部分家长在教育理念上存有一定偏差,他们认为,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责无旁贷。只要能满足了孩子的一切物质需求,就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只要给孩子交了学费,把孩子送进了学校,就是履行了自己的全部教育义务。在这种错误观念的支配下,他们要么只注意对孩子物质生活的照顾,而忽视孩子的品德教育,“老师,我们把孩子交给你了!”一句话将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全部推给了教师;要么是对孩子的事情不热心,缺乏和孩子交流思想,对孩子的学习及生活中出现的心理情绪问题不能及时疏导。当孩子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或违反校规校纪时,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以严厉训斥,而平时只要看孩子表面没事,就放任自流,撒手不管。可事实上,要想让孩子们身心健康地成长,固然离不开老师辛勤细致诲人不倦的工作,但更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
二、教师应以“换位”的思维方式与家长沟通
幼儿教师最基本的是要对家长疼爱孩子的感情有基本的认识。在家长看来,孩子永远是最优秀的,甚至孩子犯了错,他们也认为孩子只是调皮而已,甚至是可爱的表现。而如果孩子在学校稍微受点小伤,家长的心疼表现得非常明显。这种时候,我们要以家长的心态来看待问题,以求更加客观公正。幼儿教师要取得家长的信任,就必须真诚地对待孩子,同时要理解家长对孩子的感情。在家长眼里,幼儿教师如何对待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要多多理解家长,从家长的视角去看待孩子,就能够得到家长的充分信任,实现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并让家长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
如今,幼儿园里老师年轻化,好多老师尚没有为人父母的角色体验,有的即便是已经做了母亲,在与家长沟通时,常常会遇到难以达成共识的局面,这就要求教师了解父母的角色,并从父母的角色去体会家长的心情和需求。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有时手或头碰破一点皮,家长接孩子时十分惊讶、十分心痛是肯定的,而有的教师表现得若无其事的态度,认为家长大惊小怪,那么,一件小事立即会使家长觉得老师对自己孩子不够关心,对工作不够负责,进而影响家长与老师的关系,给家园沟通设置了障碍。如果老师从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受伤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会很自然的理解家长的心情,处事态度也会大不相同。那么家园沟通就不会受阻。
三、拓宽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途径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孩子是家长的希望,是家庭的未来,孩子的成长倾注着家长的全部心血。社会竞争越来越强,家长给予孩子的希望很大,也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长每一刻都在关注着孩子的进步,家长也希望教师能及时把孩子在校的各种表现反馈给家长,便于对孩子采取更适合的教育。首先是家长会。召开家长会是开展家园合育的最常用方法,通过召开家长会,方便教师了解孩子的在家表现,也有利于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所以家长会是家校合作,开展相互了解和学习的最直接平台。其次是家访。家访是家校合作最普遍的方式。开展家访,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家长接受教育的程度、家庭的教育理念、家庭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对这些方面的全面掌握,有利于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家访过程中,教师也会向家长交流学生在学校的各种表现,传授家庭教育的知识,帮助和督促家长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所以家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很强的针对性。毋庸置疑,成功的家访可以增进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了解,推动家园合育的健康发展。第三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家校合作。家长和教师利用QQ、微信、电话等开展家园合育,这是现代信息时代家校联系的重要方式,它比家访更便捷、更方便。家园合育的方式好多,只有灵活地采用多种方法,都可以为家园合育孩子创造条件,只有家长和老师合理采用不同的方法,才能使家园合育真正发挥成效。
乌克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可见与家长沟通是非常必要的,他们对自己孩子的了解更准确,更深入,还有的家长在教育观念上有些合理的意见。经常与他们沟通交流,不仅有利于充分调动家长主动与教师配合教育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本人开阔思路,博采众长,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相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一定会促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家校合育一定会谱写出和谐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