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数学生活化教学 提高智障学生生活能力 朱少波
加强数学生活化教学 提高智障学生生活能力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特殊教育学校 朱少波
教育家陶行知强调“依据生活而教育”,这揭示了教育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数学教育也应如此。生活化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生活融入课堂,让数学走进生活,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极为重视和倡导的内容之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智障儿童的最终培养目标是使其能回归社会、自食其力,这就要求我们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用游戏唤起智障孩子对生活数学的兴趣
游戏教学根据弱智儿童好动、持久性差的心理,要完成数学课上教与学的任务,使学生学的愉快,积极,主动,必须寓教于趣,寓教于乐,才能使学生兴趣盎然,产生乐学、爱学的情绪,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我经常采用主动、直观的教具,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并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采用愉快的游戏,有趣的故事,生动的语言,形象化的情境,唤起学生愉快之情,使情感和认识活动产生共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学习元、角、分的认识时,教室布置成了商店,教师的粉笔,学生的文具,书包等都标上了价格,由学牛来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的角色,一堂生动的数学情境课就产生了。再如,百以内加减法练习时,我设计了“动物请客,对号人座”,把枯燥的计算练习题变成了游戏课,学生积极性很高,从游戏中获得知识,培养了兴趣。到了高年级,教学内容多是干巴巴的计算,不能像低、中年级那样唱唱跳跳,听听音乐,做做游戏,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挖掘潜在的有趣因素,引起学生兴趣。
二、让智障学生在生活化场景中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每一位学生包括智力落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碰到各种数学问题,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将书本知识融入生活中,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选择、加工与改造。教学前精心创设生活化的场景,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无意的生活中学到有意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认识“24时计时法”时,要想让学生直观的认识用24时计时的意义和重要性,完全可以带学生到长途汽车站去实地参观,从而找出正确答案;在认识重量单位“千克”时,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有关“千克”的实际概念,教师可以有组织的带领学生到菜场、水果摊等场所,让他们学会亲自挑选1千克的蔬菜和水果,然后亲手拎一拎,亲身感受1千克的重量,再亲口数一数,亲眼看看1千克的物品有多少,再测一测自己的体重有多少千克;在认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时,可以让学生用卷尺测量学校操场的长和宽,用米尺测量自己的身高,在实践中建立正确的长度概念。这样的教学安排,能够使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中并能即学即用,具有很高的教学实用价值和现实教育意义。
三、在生活实践机会提高智障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运用,智障儿童学习了数学知识后,教师要及时引导智障儿童联系生活实际,尝试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深刻体会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逐步培养智障儿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在特殊学校的学生,他们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将来自食其力,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
如在教学“计算器的认识”时 ,弱智儿童由于缺乏生活体验,难以实际运用,所以,我在教学弱智儿童进行计算器的应用时,准备了各种蔬菜和水果,并帖上价码,让学生模拟在菜市场买菜,如何运用计算器快速算账,这样,既让学生练习了计算器的操作,又对学生进行了实际生活能力的训练。又如在教学钟面时,我准备了一个钟表,通过和学生一起动手调节钟表,指导他们认识钟面上最短的针是时针,又细又长走得最快的针是秒针,剩下的一根就是分针,并且让学生根据现实的作息时间表来调钟表,让学生较快地掌握了时间的概念。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强化学生的数学素养
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普及,给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学提供了便利,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电子课件的方式简化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将枯燥烦琐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动画,便于智障学生理解记忆,不断强化智障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教师要注意到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地位,尊重小学生的主体性,让多媒体更好地为智障儿童服务。
比如在教智障小学生减法的时候,我用多媒体制作了动画,画面展示树上落着8只小鸟,一会儿飞走了3只,问小学生现在树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通过多媒体演示能让智障学生更加清晰直观地感受到数学运算,进而让小学生明白“在一个数中拿走一部分的运算就叫做减法”。同时,针对智障学生记得慢、忘记快的现象,数学教师要发挥主动性,运用唱儿歌或者肢体动作等方式促进智障学生的记忆,进而提高智障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能够从数学的学习中收获快乐。
总之,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以说处处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让所有儿童尤其是智障儿童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真正体验生活数学的价值的乐趣。使数学走进他们的生活,为他们的生活服务,使生活与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智障儿童也能学好数学,打好生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