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朱兴宏
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西大街小学 朱兴宏
摘要 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应从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精心设疑,诱发学习兴趣;巧设练习,保持学习兴趣;借助现代媒体,强化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多用激励评价,巩固学习兴趣等发面来培养。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 ;培养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小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只有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学习中专注,乐此不疲。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动。根据这个特点,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以此去吸引学生,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创设了孙悟空分西瓜的教学情景;孙悟空师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碰到了一块西瓜地。正好大家都口渴了,于是就买了一个大西瓜。唐僧让孙悟空来给大家分西瓜,孙悟空说:“我分给八戒1/4个西瓜,分给沙师弟2/8个西瓜……”孙悟空的话还没说完,八戒就大叫起来:“猴哥这样分不公平。”听完这个故事后,请学生来当个小法官,说一说:“孙悟空公平吗?”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疑团:“八戒是否分少了呢?”“两个分数谁大谁小,该怎么比较呢?”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心里的问题肯定一个接一个,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成了学生学习的需要。
二、精心设疑,诱发学习兴趣
有疑问才能引发学生去探索。教师要善于挖掘并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及时的捕捉学生思维活动的动向,适时运用疑问的形式加以引导。设疑就是教师有意识地、恰到好处地设疑,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从而达到诱发学生学生兴趣的目的。
如,教师右手拿5支铅笔,左手拿4支铅笔,问学生一共有几支铅笔?学生回答后教师又说:“一共有9支铅笔,老师右手拿5支铅笔,左手拿几支铅笔?”学生回答对后,教师给予表扬。接着教师把一部分铅笔放在铅笔盒里,一部分放在手里,随后设疑提问:“你们猜一猜,铅笔盒里共有几支铅笔?”学生们争强好胜,他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有的说铅笔盒里有5支,有的说铅笔盒里有4支。此时,教师惋惜的告诉他们猜的数都不对,并反问:“你们知道为什么猜的不对吗?因为这不是一道完整的题,它缺少一个总数条件,所以你们算不出来。”这时学生恍然大悟。这样,学生在求知解疑的过程中,学会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有效诱发了学习兴趣。
三、巧设练习,保持学习兴趣
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知识的巩固,是教学的延伸。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巩固是通过练习来达到的,所以在设计练习时,一定要有针对性、趣味性,使学生对课堂学习能继续保持兴趣。首先要采取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的原则;其次练习形式要多种多样,方法要灵活多变;第三练习内容既要突出重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又要有层次性、新颖性,使大多数学生能顺利完成。例如:在学习“时、分、秒”后,我组织学生动手做了一个钟面模型,同桌之间互相拨时间,并认读。在完成这项练习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认识了时间,还学会了人与人合作交流。再如认识了“对称图形”之后,我让学生画一画、剪一剪在生活中见到的对称图形,于是一幅幅充满生活气息的图画,展示在班级的作业栏中。因此,数学老师在组织学生练习时,要突出“巧”字,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恰当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数学才富有生命力,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借助现代媒体,强化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计算机、多媒体白板等先进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利用的媒体练习题量大这一优点,将课堂上的练习与家庭作业整合在一起,把大量原本需要学生课外完成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上得以解决,在利用多媒体练习的设计上可以分成各个层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教师在对学生辅导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批改作业的过程,真正减轻师生的课业负担。
五、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教材中的统计学习,需进行社会调查,生活中到处可以遇到需要用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因此组织学生到生活中调查,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有用,能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很多问题,如市场的菜价,家庭的经济收入情况,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欲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坚定学好数学的决心。
六、多用激励评价,巩固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自制力较弱,学习中往往带有无意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经常运用启发性提问,并及时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巩固学习的兴趣。如:课堂上老师应对勤于思考、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及时进行语言激励或实物鼓励,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教学结束时老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自评或同学互评,在此基础上老师再适当点拨、总结,肯定学生的成绩,并指出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进一步鼓舞斗志,增强自信心,快乐的进行数学学习,而且他们还会把这种评价带来的激励性作用延伸至课外,促进他们今后持续的发展。
总之,学习兴趣是影响小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重要的成分,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就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并时刻不忘在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真正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