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初中语文情感教学的有效实施 周旭松

    浅谈初中语文情感教学的有效实施

    ◎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寿保初级中学   周旭松

    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深刻领会到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的作用,现在就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情感态度不相同,产生的效果就会样。如果学生学习积极参与学习,就会积极地思考,思维比较活跃;如果学生带着消极的情感学习,学习的热情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与沟通,不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情况:在学习某一篇课文的时候,假如教师学生都觉得这个文章写得特别好,而要学生说出写的好在哪里,多数学生又说不出来,这就说明学生的鉴赏文学的能力需要提高。而就我们犍为县每次的期中或者学期语文检测,都有古诗词鉴赏等能力训练,这都需要教师不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而情感教育则有利于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实施情感教学,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要有积极工作态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工作及工作内容有着一定的情感,有的教师是积极面对,热爱的态度,有的教师是冷漠、厌恶的态度,这对教师所教的科目与学生来说,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想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调动积极地情感,教师对工作、对语文学科就需要热情,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且积极工作,在教学中积极的态度,在课堂教学中激情洋溢,将自己对语文学科的热爱之情传递给学生,与学生在心灵上产生交流甚至共鸣。

    其次,教师要有热爱学生之心

    教师除了对语文工作要有积极的感情外,对学生也要有具有爱。赞科夫说:“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的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因此,教师对学生要有真挚的情感,出自内心的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师的爱感染学生,学生也会对教师具有真挚的感情,并且将这种感情投入到教师所教的科目中,产生无穷的学习动力。

    教师要学会上课,更要享受上课。在课堂上彻底放松,和学生情情相容,和学生一起欢歌笑语。学生喜欢语文教师,进而喜欢语文学科的学习。

    第三,教师不断丰富自身知识与内涵

    语文学科是一门涉猎很广的学科,作为语文教师,教师自己必须具备美好的情趣,广泛的爱好,需要阅读各种书籍,了解各种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师不仅应该阅读人文类的书籍,还应该阅读历史类、美学类、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的书籍。教师只有多多的阅读书籍,才能够开阔自身的眼界,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对于事物有自己独立的看法与思考,主动地思考与探究,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相关知识与内容,更好地感悟教材中的情感。因此,老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内涵,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在讲解一篇课文的时候,需要将自己的感受与体验融入进去,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打动学生的心灵,

    第四,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情感性的语言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使用情感型的语言,是教师在教学中投入情感的最直观的反应。教师使用情感性的语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感情与思维,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因此,教师需要使用情感型的语言,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激发学生内心的真、善、美,激发学生内心最真挚的感情。

    比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就要注意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尤其是在探究文章的结尾,读到父亲的来信时,教师启发,“我们和父母有过这样的场面吗?”让学生联系自己,谈感受。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积极地思考与探索,促进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实施,促进语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点击次数:117  发布日期:2019/1/30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