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王超:重视课堂实践 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重视课堂实践 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 宁夏中卫职业技术学校 王超
    “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而不是理论家,因此,职业教育应重实践讲实用。”
    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方面要加强和幼儿园的合作,结合幼儿教师岗位需求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岗位能力。一方面要通过“理实一体化”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使学校课堂实践与幼儿园岗位需求有机结合,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主要课程之一。本课程通过丰富而典型的幼儿园教学案例,让学生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如何设计并实施幼儿园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实践活动等,为学生将来从事幼教工作奠定基础。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的课程实施中,应始终围绕幼儿教师职业能力这一主题,配合实践性教育环节,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课程教育模式。如何让课堂真正成为锻炼学生能力的天地,这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
    一、加强口语训练,培养职业素质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教师必须要掌握标准的普通话,能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进行规范的语言指导,幼儿教师口语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教育工作的成败。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的课堂中,要从锻炼和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入手,培养职业基本素质。教师可以在每节课讲授新课之前,开展“三分钟口语训练”活动。轮流请班上的1-2学生用 5 分钟时间上讲台讲故事或朗诵儿歌。为学生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一是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的学生可能从来没有正式上台讲过话,一上台就可能紧张、害怕,影响语言表达。让学生多上台,多讲话,帮助学生逐步克服紧张情绪,提高语言的流畅度与清晰度,增加语言的表达能力。二是可以训练学生的基本仪态。幼儿教师在走姿、站姿、面部表情等方面都有较高要求,既要亲切可爱,又要落落大方。在长期不懈的口语训练活动中,学生逐步会克服手足无措、扭扭妮妮、低眉吐舌等不良仪态,变得举止得体,表情大方,符合幼儿教师的基本素养。三是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技巧。通过练讲一些短小的儿歌和故事,纠正学生的发音,学会用流利、 标准的普通话,生动地、有表情地进行朗诵和讲述,练习使用一些肢体动作增强口语表达效果,学生的口语表达技巧和语言感染力逐渐提高。四是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幼儿园教学内容,积累幼儿园教育教学素材,为将来实习、工作打下基础,增强学生的职业认知。
    二、开展游戏演练,增强职业体验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幼儿教师能否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和材料,保证幼儿游戏的时间,设计并组织幼儿游戏的过程,直接关系到幼儿参与的兴趣与游戏的效果。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的课堂中,教师可充分利用游戏的趣味性,通过“玩中学,玩中练,玩中悟”,让学生掌握幼儿园活动组织的方法,增强职业体验,培养职业情感。首先,教师组织学生玩一些幼儿园游戏,在轻松愉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然后选择一些趣味性强、易组织的游戏,让学生模拟练习。练习过程要循序渐进,先让学生设计游戏活动的教案、修改完善教案,再让学生集体准备游戏材料,然后就可让学生在课堂上一展身手了。学生组织游戏时,不要急于求成,可分环节逐步练习,先重点练习游戏规则的讲解语,学生若能把游戏规则交待的清晰明白,那么游戏组织也就成功了一半。学生在课堂内组织游戏,不仅能活跃课堂的气氛,更能调动学习积极性。老师则从学生组织游戏的成功与失败中,了解学生学习知识的深度,组织能力的强弱等。从而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扎实掌握专业技能。
    三、模拟课堂教学,锻炼职业技能
    设计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是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衡量幼儿教师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扎实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基本技能和主要内容,为从事和胜任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奠定基础。随着教学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进入到幼儿园的五大领域 (健康、 语言、 社会、科学、艺术)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因此,就需要学生搜集各种材料,并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教育教学能力。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模拟与演练,是一个充分训练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良好途径。教师可通过“模拟讲课”,让学生充分进行实训练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处于“我要学”的最佳学习状态。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是一项基本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师先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布置一个命题,让学生以小组来完成设计与实践,让他们互助互学,集思广益,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增进交流,有助于学生从更广阔的角度去吸取知识、获取技能。学生有一定的教学设计与组织的方法后,就要锻炼他们独立设计教学课题并进行模拟练习。即一名同学担任幼儿教师的角色进行讲课,其它同学则充当幼儿园小朋友的角色进行配合。对于试讲的同学,要培养其有条理的组织教学,目标清晰、,环节合理、声音适当、教态大方、自信心足。对于配合的同学,要设身处地参与其中,并思考评价教学组织的过程实施。试讲结束,学生可积极说明自己的问题与疑惑、提出建议与意见,学会评价教学效果。评价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互相争论,让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激发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同时要引导学生从制定目标选择教育内容,到活动的设计以及计划的实施,其教育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促进幼儿的发展,进行客观的评价,在评价中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是一门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的注重综合运用的课程。它典型的应用性、突出的技能性、较强的实践性,决定了课程实施应始终围绕职业能力这一主题,加强课堂实践,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与技能,以胜任幼儿教师工作。《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课程模式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以能力为核心设计课程模式,突出了实践性,在一定程度上压缩理论课时,但仍需要在“必需、够用”的原则下,保持一定比例的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课程,对培养对象的适应性和今后的继续教育有很大意义。
    (2)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主线的课程设计,不强调理论学习的系统和完整性,但课程安排要注意保持教学过程的有序性,知识、能力训练的递进性和渐进性。
    (3)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注重把握能力重点、层次和定位,不要大杂烩,面面俱到。

    点击次数:211  发布日期:2013/9/1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