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浅说 张芸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浅说
◎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大石中学 张芸
摘要:初中统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具有选题广、可操作性强、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课内课外联系紧密等诸多优点,探究式学习通过探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科素质和人文品质。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
随着中小学新修订课标的颁布实施,通便新教材的推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得到中小学教师普遍认同。要求学生在学习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领悟统编教材的设计思路与过程。无疑,开展探究式教学在今天的课堂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
初中统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具有选题广、可操作性强、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课内课外联系紧密等诸多优点,探究式学习通过探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科素质和人文品质。再次,结合课堂实践谈点认识以就正于方家。
一、统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实施需要探究式教学
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能力培养需要探究式教学。
初中生的价值观念、法治意识尚未成熟,好奇心强,对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充满抵触情绪。新课程改革强调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他们探索新知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探索和讨论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关系,重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性,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组织上突破了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辅之以分组教学和个别学习,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做到了因材施教;在课程结构上强调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综合,以培养通才;在教学内容上有效处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力求教材建设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新潮流,及时吸收当今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使用研究法、发现法等教学方法。
2、《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体系适宜探究式教学。
统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内容的编排总体上依照“生活经验切入—话题探究分享—阅读理解感悟”的基本体例,以初中生的已有认知和生活经验为着眼点和出发点,关注他们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话题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索和思考自我、他人、学校、社会、国家、世界,以及道德与法律等问题,启智解惑,明德知法。中小学探究式教学主要按照以下路径进行: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理清思路—搜集资料,探究解疑。这一教学方式与《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编排思路高度契合,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具有很大的便利和优势。
二、统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实施应用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1、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
问题情境创设是探究式教学的开端,其目的是将所要探索的问题至于特定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兴趣,联结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新内容。《道德与法治》心教材在内容上对每个主题都通过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设置了情境,例如,在七年级上册中将中学功课多、认识新朋友、社团活动多等问题,通过漫画中一名小学生与初中生的对话呈现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问题的情境,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直接利用,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采用激趣法、渲染法、辩论法等自行创设适合问题的情境。
2、采用自主与合作探究方式。
在问题探究阶段,可以综合考虑班级人数、问题复杂程度、学生具体情况等因素,采用分组合作探究或学生独立探究的方式。相对来说,分组探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独立探究则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整体思维和独立性。进行分组探究时,教师指导分组应该依照平衡、平均的原则,使组内成员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达到相对的平衡与平均,以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发挥。
3、借力教师引导深化探究。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像园丁与小树的关系,园丁的作用是保证小树能够自由生长,同时又要对其生长的方向进行适当干预,使其最终成材。探究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通过引导、激励等促进学生的探究过程,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自由、开放地探究,同时监督探究问题的方向,防止产生偏离,最终解决问题,获得知识、能力的提高。
三、应用探究式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根本不在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教育,而在于对学生德性和价值观的正向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治意识,进而获得国民整体道德和法治素养的提高。因此,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都得到彰显和发挥,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法治意识。
2、注重课堂掌控能力
探究式教学中的问题探究一般具有自由、开放性,这无疑带来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控因素较多,教师应提高掌控课堂秩序与节奏的能力,充分发挥引导、指导的作用。另外,对于问题的讨论,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观点,最终可能会得出多个不同的结论,对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有充分的考量,多设想几个可能会出现的答案,并准备好应对策略,以免在课堂上遇到“突发状况”手忙脚乱,难以应对。
统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推行体现了目前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实践表明探究式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新课改和教材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助于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