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成资源优化策略初探 王小红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成资源优化策略初探

    ◎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希贤学校   王小红

    新课程倡导“关注生成性资源”。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学理念是生成的,教学经验是生成的,教学程序是生成的,教学方法是生成的,教学教学质量也是生成的,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而学生又有着自身独特的个性,就更容易产生一些动态的资源,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生成资源,打造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让师生个性得到飞扬。

    一、初中语文课堂生成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要想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堂生成资源,首先就要了解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成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点:

    1、观念陈旧,教法单一。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年,然而由于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在很多初中语文课堂上仍然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教学方式,甚至很多教师认为让学生互动既浪费时间,效果也不见得好。课堂上若有互动,也不过是教师问、学生答的单调形式,即使形式多样,也不过是走马观花,没有实质性的思维交流,这样很难产生生成资源。

    2、生成意识淡薄。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往往是以教参为主,或是只考虑到如何去处理教材,而甚少考虑学生的发展性目标。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教,而不是考虑学生如何学,即使在课堂中出现偶发事件也甚少理会,甚至是采取回避的态度,更甚者会批评学生,浪费了很多原本具有价值的生成资源。

    3、教学缺乏弹性空间。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考虑自己教的内容,忽略教学是否合理、教学环节是否紧密,这样的教学设计明显缺乏弹性,机动性不强,由于教学活动过于紧张,使得教学中很难去关注生成资源。

    4、缺乏主动和创新。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长期被教师牵着走,这种缺乏主动性的课堂很难让学生提起学习的兴趣,长期下去,学生就会懒于思考,依赖性强,更别提创新和发展了。

    二、初中语文课堂生成资源的优化策略

    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充分关注课堂生成,及时调整教学,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在互动中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下面就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浅谈几点策略:

    1、更新教学观念,以生为本。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学中教师首先就要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构建互动、探究的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积极互动,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其次,课堂生成资源是推动教学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对资源的利用意识,加强对课堂生成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保障,要想产生更多的生成资源必然是建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上。师生关系和睦、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彼此关爱,这样的关系才能真正地实现师生有效互动,对文本进行个性解读,彰显学生的个性。

    3、激起生成资源产生的几种方法。

    (1)以疑促成生成资源。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适时的提问可以促进生成资源的产生。教师可以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时候、在知识的关键处、思维的兴奋点上进行激疑布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这就要求提问要有针对性、开放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在学习《送元二使安西》的时候,我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一些古代送别诗,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然后提出问题:思考送别诗具有的多项情感。通过这样开放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以疑引领学生不断地深入探索,教师或是启发、或是旁征博引,让学生在解疑中豁然开朗,这样更容易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谓是促成课堂生成资源的一条既便利、又灵活的策略。

    (2)从细节着手,扩展生成资源。

    教学的魅力往往是在细节处得以彰显,所以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的细节,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课堂生成资源。首先,要允许并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才是真正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背影》教学中针对父亲买橘子这一举动进行讨论时我发现有的学生
    领悟到了父爱的伟大。一些学生常常会对父母做的一些事感到反感,但是学习了这篇文章后,他们对父母的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正是扩展生成资源所要达到的效果。

    (3)巧借错误促生成。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错是在所难免的,或是说错话、或是做错事等等,而这也使教学活动更加趣意横生,丰富多彩。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错误资源,促使学生良性生成。如,让学生默写《曹刿论战》的时候,有一个成语“一鼓作气”,有一些学生不是写成“一股作气”就是写成“一鼓足气”,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避免这些错误呢?由此设计了一个活动:结合课文自行改错。学生结合原文解释了“一鼓作气”的意思。看似是一个小小的纠正错别字的活动,实际上却是让学生重新审视文本,对文本的一个细加工、精加工的过程,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而学生只有深刻地理解了文本,掌握了词意,才能更好地避免错误。

    建设一个动态生成、生机勃勃的语文课堂,是每一个语文教育者责无旁贷的任务。我们要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正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点击次数:123  发布日期:2018/12/29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