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分层次教学策略的应用 卢润祥
中学生物分层次教学策略的应用
◎ 福建省寿宁一中 卢润祥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在于教师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遵循素质教育的原则。分层次教学就是根据大纲和教材要求,以班级集体授课为基础,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教学的原则,分析学情,从学生的实际个别差异出发,分析教材,设计有梯度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因人分层施教,使全体学生扬长避短,学有所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最佳发挥。生物课堂教学要富有生活气息,让每位学生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能最大限度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有区别的设计教学环节和进行教学,有针对性的实施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因材施教,让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一、 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施教
学生的身心发展各有千秋,尤其在智力才能方面更有他们各自的兴趣和特长。生物课堂教学,教师应综合学生的学习动机、基础掌握和能力水平,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层次。对处于A层的成绩优秀、能力较强、兴趣极浓的学生要给以难度较大的作业,做好拔尖工作,严格要求、精益求精,让他们领略大纲以外的知识天地;对于处于B层的中等水平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准确完成基础目标,做好知识的巩固工作,向拔尖层层次目标提出挑战;对于处于C层的反应迟钝、兴趣不高、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求他们基本完成基础目标,及时鼓励、激励思考、增强信心。以便在创设情境时,不同的学生能适应不同的情境创设,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老师的不同的创设情景来进入自己的学习氛围中。分层教学不但重视优等生的超前发展,同时又不歧视差生,于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教学,即使是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能拥有同等的参与机会,使他们都能挖掘自身的潜力,沿着层层目标拾级而上,从而在集体教学、分组交流、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下,达到面向全体的目的。
二、确定教学目标因材施教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攻方向,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至关重要。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编制面向全体、符合各层次学生实际的教学层次目标体系。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层次性、全面综合地考虑课堂教学目标,建立一个目标系统,那才是迈出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第一步,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才能把每一个学生的培养和提高都置于自己的视线之中,并把加强“双基”训练摆在突出的地位上,使A、B、C各层各得其所、各展所长。教师创设不同的情境来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欲望。由于三层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同,三层学生的能力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认真把握其学习内容。主要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欲望。如《细胞结构》的分层教学:C层学生制定的目标是在动植物细胞结构图上标出各结构的名称就可以了;而B层学生指定的目标不仅掌握两种细胞结构的组成,而且还要列表区别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异同,掌握两种细胞的区别;而A层学生制定的目标不仅具备前二者,还要学习分析两种细胞的内在的本质与联系。这样不管目标大小,学生就会根据自身制定的目标去逐一实现,由以前的“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师生互动,让学生由浅入深的对未知进行探索,从而真正进入主动思维状态,这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获得良好教学效果所不可或缺的条件。如在课堂中设置疑问时,所设计的问题有层次,教师应该设计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例如,在学习蛋白质代谢过程可提出以下问题:
(1)动物细胞内氨基酸有几方面来源?
(2)新的氨基酸在组织细胞中大部分转变成什么?
(3)一部分氨基酸通过什么作用转变成新的氨基酸?
(4)少数部分氨基酸是如何转化为尿素的?
上述设问,难度呈梯度增加,环环相扣,即顺利的完成了教学内容,又让学习较差的学生不至于望题兴叹,产生畏惧心理和厌学情绪,同时又让学习较好的学生感觉不到过于简单.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三、提高学生素质层次训练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着眼点和着力点始终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实现其目标。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真正地针对每个学生的差异,为每位同学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把目光从少数人转向全体,把发展作为目的,考试测评只是促进发展的一种手段。
训练是学生深化理解,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过程,因此对不同层次学生训练方式是不同的,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更要针对性强。对C层学生,重点是进行基础知识辅导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对B层学生,重点是进行基础知识归类辅导和心理状态调整辅导,帮助他们分析知识结构,归纳要点,并着重进行学法上的指导,使之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明晰的认识,系统的了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A层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给他们一些开发性的问题,让他们去探索、去实践,鼓励他们想象,发散、求异,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确定评价标准发展评价,
根据大纲要求,确定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设立多种指标,在要求所有学生都达标的前提下,允许部分异步发展,实行分层考核,分层评价。对于有进步表现的学生,都给予尽可能的表扬,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学生都乐意接受,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通过生物课堂教学分层测试后,通过不同层次学生的考核成绩,让不同层次学生逐步向各自的“最近发展区”递进,从而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一个班级内学生的差异是固然存在的,为了更好地发挥分层互促的作用,在评价时应对C层学生侧重表扬,B层学生进行侧重鼓励,A层学生侧重其发展。让每位学生都能树立成功的自信,增强其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与兴趣,从而激发不同的层次学生主动地学习生物知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学生自觉学习生物知识的能力。
“孔子施教,各因其才”,教师在课堂上贯彻分层教学的原则,不仅是教学方法的转变,同时也是教学观念、教学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通过这样的转变,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从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