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效课堂 提升教学效率 程莉君
构建有效课堂 提升教学效率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毓秀小学 程莉君
在新课改的要求的背景下,提升教学质量不仅仅是要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而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对当前的教学质量加以判断。只有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课堂的教学质量才是在真正意义上得到了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在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建立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从各个方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创设和谐氛围,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作用和价值就体现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探究性的教学情境,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进行某节应用题教学时,在课前为学生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让学生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上课时请每一位同学介绍自己的感受,使数学学习更加生活化,这样的教学氛围不仅使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还展现出了数学的独特魅力。
例如:在教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一课时,书本出现的比较土豆和红薯谁占空间大,根据调查发现小学生都很喜欢看《熊出没》所以我就做了这样的情境设计。师:同学们,今天呀,光头强和熊二打赌,你猜他们赌什么?(课件展示土豆和红薯哪个占空间大?还有两瓶完全一样的量杯)熊二一看马上就断定红薯大,聪明的光头强担心跟质量有关,所以先把红薯和土豆都放在手上掂量掂量后说土豆大,就在他们争得不可开交时,熊大来了,于是他们请熊大当裁判,你觉得熊大应该怎么当裁判才可能让熊二和光头强都服呢?如此创设情境可以快速吸引学生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自然就浓厚起来。
二、倡导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能力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要也不应该把现成的知识结论直接传授给学生,而应带领他们一起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他们积极地去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并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使他们形成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激发学生针对数学问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他们敢想、敢说、敢问,学会比较,学会分析,善于创新。
例如,教《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时,首先通过学生投票统计并提出问题:“喜欢篮球的有11人,喜欢足球的有9人,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20人。“对吗?”教师轻轻的一句追问,立即激起了学生的思考。原来直接用加法求总数的简单问题遭遇了新的情况,学生开始关注信息之间的关系,产生整理杂乱信息的必要。这时,放手让学生整理学号,当学生调整学号时把既喜欢篮球又喜欢足球的放在中间,老师提问:“这里有16张学号卡,究竟是几个人呢?”学生马上想到可以把重复的学号叠在一起或干脆拿掉一张,老师再次引导:“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人家一眼看出:喜欢篮球的有几人,喜欢足球的有几人,两种都喜欢的有几人?”通过讨论学生觉得可以用笔圈一圈,于是韦恩图自然生成了。教师又巧妙地再次组织如下活动:“如果让你上来贴,你会把学号贴在图上的哪一部分?为什么?”通过这个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韦恩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三、重视学生发展,凸显学生个性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行动。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缜密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眼、耳、口、手、脑协调一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学生学习知识,是被动式的接受,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使得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展示,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我们的教学不只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做到自信、自强、自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变教师的主导为学生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索,通过观察分析、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际操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讨论、表达与交流等方法获取新知识。
例如,在教授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的观察和计算,探索出判断的一般方法,随后让某一学生任意报一个年份,教师立刻判断出是不是平年或者是不是闰年,这样学生机会感到惊讶和好奇,这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索课本上的计算方法。教学内容应当具有探索性和开发性,能培养学生形成独立的意识,首先计算方面要展现算法的多样化,体现各种不同的计算方式,提倡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和经验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其次,教师应注重设计一些开发性强的例题和习题,为学生继续探索提供线索,开放性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提醒学生创新也要从实际出发。对待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思考,对同一问题尝试做不同的解释,另外,教师也应当引导学生从已知条件出发继续去探索其他未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出现探索线索,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欲望,使学生对外面的世界拥有强烈的好奇心。
总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