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微课使初中语文教学更高效 王玉涛
让微课使初中语文教学更高效
◎ 陕西省大荔县段家镇初级中学 王玉涛
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由于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因而信息化深入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微课作为聚集信息化程度代表的一种现象,近几年来在我国的教育界,由国外到国内,由南方到北方,如星星之火,不断燎原。全国各地各个学段、各门学科纷纷掀起了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尝试与探索的高潮,尤其处于承上启下的初中阶段,微课教学的探究更是如火如荼,作为祖国母语教学的语文课程来说,面对多年来累积下来的教学弊端,面对学生升学竞争日益激烈的教学压力,面对国家教育提出的新的教育素质要求,如何在有限的初中三年语文教学的时间里,能够很好地激起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加有效地提高语文教育教学的效果,成为摆在所有国语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而微课这种新的教学现象的出现与探究,或许成为破解这道难题的一线曙光。
一、上好微型课的基本要求
1.切入课题要迅速。由于微型课教学时间短,切入课题必须迅速。可以设置一个题目或问题引入课题;可以从以前的基本内容引入课题;可以从生活现象、实际问题引入课题;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题。
2.讲授线索要清晰。在微型课的讲授中,要尽可能地只有一条线索。在这一条线索上突出重点内容,着重进行主干知识的讲解与剖析,或精要讲授,或巧妙启发,或积极引导,力争在有限时间内圆满完成课题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3.教师语言要得体。在微型课中,学生活动被省略之后,教师的讲解水平倍受评委的关注。教师语言在要求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同时,更应做到准确,逻辑性强,简单明了。
4.课堂板书要简约。板书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要真正起到对内容要点的提示作用。在微型课中,部分板书可以提前准备到纸板上,以挂图的形式在授课的过程中展示在恰当的位置,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5.课后小结要快捷。在微型课的结尾,一定要有小结,用二三分钟时间对一节课的教学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微型课的课堂结构趋于完整。微型课的小结,不在于长而在于精,在注重总结内容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科方法的总结。
二、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微课,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内容是多方面的、丰富的,同时由于教材的设计与学生的生活阅历问题,导致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存在诸多疑难。微课程,以它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弥补了教材设计的缺陷,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1、利用微课构建翻转课堂,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核心素养发展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翻转课堂,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初中语文教学的形式、内容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在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微课的作用不可或缺。首先,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整理微课视频,将其运用于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环节。在课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教师布置的课前学习任务,结合微课视频开展自主学习,全面把握基础知识,夯实学习基础。其次,在课堂教学的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微课开展对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和讨论,有效地改变了过去知识灌输和传授的教育现状,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2、利用微课有效突破重点、难点。
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等都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学生在学习时,经常会由于形象思维能力的限制或某方面知识的欠缺等,对某些问题难以理解,而那往往正好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是我们必须关注和解决的。.
《繁星》是一首极富诗意和诗情的现代诗歌,教师在讲授这一课时要引导学生深刻地领悟蕴含于其中的诗意与诗情,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诗中极富韵味的意象很多,学生要读懂这首诗歌,就要学会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赏析,在体会诗歌意象美的基础上感悟诗人的情怀。教师如果以传统教学方法教授这些内容,很难让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前选取诗歌中重要的意象,并将这些意象有机整合制成微课件,通过微课件中展示意象的能指和所指,引导学生解读意象中隐含的诗人情怀,体会诗歌的意象美,如此便能较好地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接受知识、消化知识,最终实现知识的内化。此外,音韵美也是这首诗歌的一大特色,教师也可整合微课中的多种资源,如音乐的播放、画面的呈现、诗歌的诵读等,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声有色的课堂,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诗歌的美与诗人的情。
3、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拓展延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学完一篇课文后,学生往往意犹未尽,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引导点拨,使学生的学习向课外拓展延伸,这样可以促使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和运用语文的积极性。
微课不但可以让学生对课外拓展的内容一目了然,而且觉得兴趣盎然,使学习变得简单。如在教学课文《桥之美》这篇文章时,我制作了微课《中国宝贵的历史建筑——桥》,首先设置一系列关于桥之美的图片,提出疑问“桥为什么被称为宝贵的历史建筑?”,同学们会结合自己所学所看来交流,接下来让学生“介绍自己参观过哪些有名的历史建筑?”,最后布置作业让学生了解家乡某个古建筑的历史,并画下来。这是把学生引向生活实践的一个学习建议,课内外结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领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微课的出现如一缕春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而让语文教学呈现出的死板僵化的缺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认知程度,而且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极好的教学模式。“微课”优化了课堂的资源配置,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课堂氛围轻松愉悦,使课堂教学效益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