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培养健康人格应着眼转化后进生 卢照敏
谈培养健康人格应着眼转化后进生
◎ 贵州省平塘县平湖镇第五小学 卢照敏
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这是二十世纪西方教育心理学家马斯洛创立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他的自我实现理论论证了培养健康人格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并从连续性观点出发,强调人进化的一面,着重从内部动机系统看待与一般人的区别,提出人类有内在的积极向上发展的潜在能力和价值。一个人生活的目的是丰富和扩充生活经验,增进生活的喜悦和快乐。他不但不力求紧张的缓解,反而不断地树立新的目标。上升到这样境界的人,马斯洛称为高度健康的人或自我实现着者。
我是个长期担任班主任的小学教师,我相信马斯洛的心理学理论的价值,常在自己的工作中运用其理论,觉得它是比较有效的,特别是针对后进生。在这里,谈谈我在应用马斯洛理论培养后进生健康人格的体会。
一、必须像尊重优秀学生一样尊重后进生。在我看来,所谓后进生,一般地说,是指那些在智力和体能上与优秀学生不可能有真正大的差距的学生,他们或者因为没有被激发起对学习本身的兴趣,从而不知道自己的潜能高低;或者是因为没有得到恰当的帮助、引导,从而厌倦或漠视学习;或者是因为家庭的原因,而养成了某些与大众或秩序不相合的习惯等等。对他们来说,只有当他们受到尊重时,他们才有信心成为勇敢的人。我认为后进生也是正常的儿童,尽管其成长过程中表现出这样那样的不如人意,甚至可以是某种“恶”的征兆。但这只是暂时的,是可以矫正的,教师必须要及时进行矫正,特别是要有因利势导的本领。因为对后进生来说,他们同样具有内在的积极向上发展的潜能和价值。
二、尊重和保护后进生的安全需要和自尊需要。我认为后进生对安全需要是非常敏感的,即使是那种平时在一般人眼中没脸没皮的后进生,也是一样。对这类学生而言,他们的安全和自尊需要常常被周围的人所漠视和践踏,想象一下这样一个情景:老师在提问时说:这个简单的问题,我叫个差生来回答。”全班大多数学生都把会头扭来扭去早找人,会把目光集中在测验得到最低分的同学身上。就算这个学生胆小不敢和老师对抗而站起身来,那一脸的羞愧或怨恨都表明他不属于这个等级而遭抛弃的。从此,他便会有低人一等的感觉,从而,这个学生内在的潜能和价值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遭到扼杀。
三、捕捉后进生身上的“亮点”,刺激和激发他它“闪光”以满足其需要。儿童的发展过程如果得到真正的自由选择,他将会选择对于成长有益的事,因为这样做能提供愉快或快乐的环境,让他们有良好的感觉体验。一个宽容的群体,使儿童本身有可能做出自己的选择,使他们有可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为了利于儿童健康成长,教育者一方面要充分信任他们,不要干扰过多,另一方面是使其在自然成长的过程中给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