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柯秋萍

    浅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   广东省茂名市第二中学     柯秋萍

    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非智力因素一直是当今社会教育界人士热心研究而又争论最多的课题之一。如果把智力因素比作化学试剂的话,那么非智力因素就相当于催化剂,它能促进智力的开发,是智慧行为必不可少的成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程度和他将来能否成才有着很大的关系。非智力因素开发的程度越高,那说明他今后成才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且实践也证明,在优秀者和平庸者之间,差异不仅限于智力水平高低,而且取决于动机,自信心、进取心、坚持性 自制力及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有高尚的动机 较强自信心、进取心、坚持性 自制力和健康的情感的学生,无论在生活上、学习上都比其它学生要强。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主要阵地。作为一个教师,应如何把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于平时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以下是我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    培养高尚的动机。

    人的动机是激励人的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人的一切行为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并指向一定的目标。一个人的真实动机和行动之间有着经常的、本质的联系,只要注意细心地观察和分析,去掉表面的,偶然的东西,就可能揭示其内在真正的动机。

    我在这学期处理过这样一件事,在评选优秀学生干部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是很可能选中的(他连续两年都是)。但考虑到班上还有其他学生干部也够条件,而以往又没被评上过,于是,我找这位同学谈话,希望他这次让给别人,他答应了。可第二天早晨,他在办公室对我说:“您是觉得我不够好,还是别的原因?”我说:“你想当班干部是可贵的,可如果从个人渺小的虚荣心出发,希望以此得到奖励或夸耀于人,这种动机是不可取的。假如你担心别人议论你退步了,我可以请全班同学给你评价一番,来个民意测验。”于是,我利用班会时间,让同学们给所有班干部进行量化评分并当场公布,结果这个同学得分最高。这时他很高兴,我当着全班同学表扬了他:“XX同学不愧是大家信任的班长,他理所当然地是优秀学生干部,但他把这个荣誉让给了同样够条件的其他同学,这种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放学后,他微笑着说:“老师,谢谢你!”“老师也应该谢谢你呀,谢谢你对老师的理解和支持。人是需要和别人合作,需要与别人合作,需要互相支持和谅解,需要讲究点精神,甚至作好某些牺牲。如果从现在起就能培养好这方面的能力,将来踏上社会就能应付各种复杂的情况。”他默默地点着头。看着自己的学生渐渐懂事了,他们经过了低水平的动机到高水平的动机的波动后,更健康地成长了。

    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进取心的支柱,也是有无独立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健全心格的必备因素。初中学生正处于13-15岁的年龄,兴趣广泛,对人生和大自然充满了幻想,自我意识不断发展。行为上具有独立性,生活上又带有依赖性;性格上具有开放性,意志上又带有脆弱性。当他们的目标与需求发展不平衡时,就会失去信心,出现心理障碍。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根据学生的这些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努力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培养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奋发进取的精神。如在班会上举办了“天生我才必有用”、“我的自画像”等以增强自信心为主题的演讲和辩论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能看到自己的长处,用切身体会阐述自己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将如何克服自卑心理,正视自己,迎接挑战。

    三、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

    初中生思想活跃,性格好动,他们喜欢追求新鲜,刺激的新事物,因此在追求目标上具有时代性,在个人需求上又带有享乐性,他们一旦遇到困难就缩手缩脚,停滞不前。根据他们的这个年龄特征,我在班上列举了张海迪和周婷婷等人的感人事迹,给他们讲述这些英雄正是凭着坚定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克服自身的种种困难,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并组织学生讨论,用这些名人的条件、环境与自身的条件、环境相比较,使他们认识到了必须具有决不向困难低头、气馁的顽强意志和坚定的毅力,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四、要培养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原动力,更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原动力。学生只有对各门功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即使遇到困难也会以顽强的毅力去克服,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极为重要的。初中生无论心理还是生理正处于发展时期,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但有时面对自己不喜欢的科目却感到枯燥无味,更谈不上学习的动力了。我们也经过学生时代,深刻认识到兴趣就是一种无形的动力,是一种潜能。它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充满了兴奋、愉快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 培养健康的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情感和需要是紧密相关的。作为班主任,更应随时观察学生的情感表现,透视其内心的情感世界,并积极加以引导。

    情感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对长辈的尊重和孝敬、对同辈的理解和谅解、对下辈的爱护和支持以及父子之爱、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情感关系,而这又主要体现在老师热爱学生上。由于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因此,完全可能感染学生去爱父母、爱他人、爱集体。

    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是“小太阳”、“小皇帝”,只知受爱,不知爱人,不懂得谦让,不懂得尊重他人,不习惯约束自己的言行。

    班主任动情,学生才能动心。但班主任的情感决非是一种手段,更不是装腔作势,而是基于对教育事业和对学生的热爱,有了这种爱,班主任的情感才是发自内心的、动人的和富于感染力的。

    由此可见,在现代教育中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同等重要,在对学生进行智力因素培养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也是我们培养合格人才的必备条件。

                           


    点击次数:153  发布日期:2018/11/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