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自主体育教学开创体育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杨勇
简谈自主体育教学开创体育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 贵州省玉屏县中学 杨 勇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摒弃传统教学中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实施新课程。目前在各级各类教学展示中,“自主体育教学”得到了运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学到了体育知识、技术,提高了自己的运动技能。很多一线教师也在尝试运用此教学方法。但是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科学、合理地采用“自主体育教学”进行教学指导,避免形式主义和表演化,是一线教师需要关注研讨的问题。
“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学生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是现行体育素质教育关键之所在,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保证。“自主体育教学”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由原来的被动者成为主动参与者。体育课堂则是实施“自主体育运动”的重要渠道。那么,怎样在体育课堂中实施“自主体育运动”呢?下面简谈两点笔者的体会:
一、改“灌入式教学”为“情境导入式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体育运动
以往的“灌入式教学”,由于时间及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开门见山,直接切入主题。学生在没有完全明白所学知识的必要性的时候,已身不由己的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也就是说,学生学习从一开始就处于被动状态,缺乏学习的动机与举,学生的自主意识没有得到落实。基于以上原因,在课堂教学之初创设一种真实的问题情境就显得非常重要。“情境导入式”指在新奇未知事物刺激下,学生形成认知中实习提出问题或接受教师提问,产生解决此问题的强烈愿望中,并作为学习活动目的那种情境。情境教学是教学中最有效的形式之一,老师在体育教学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不知不觉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那么怎样设置精妙的情境?体育教师可用生动的语言艺术或精美图画、或生动的电教手段,设置不同的情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自助式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
体育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应试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七八十年代的青少年,形成了一定的效应。但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是随着时代而不断地变化进步的。现实中,我们面对的是在优越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小太阳、小皇帝”,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易产生兴趣,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爱上体育课,却不愿参加剧烈或难度较大的活动,更不愿意在活动中受到太多的约束,再加上班级人数多,肥胖儿多,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弱,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我们本来可以利用这些因素有针对性地加以突破,但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无形中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使课的形式单一,同时也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情地限制住,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自助式教学”是主张通过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与举对运动项目进行一定程度的自选自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在运动学习中的不同需要,并在自主性、自立性较强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生个性的教学模式。
例如:上八年级的一堂公开课上,笔者准备了一节《小小运动会》。教学内容有田径、韵律操、纸球游戏、篮球、足球、接力、跳长绳、跳短绳。通过情景教学导入时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的教育。学生在笔者的指导下做好准备活动,自己分组自选自定活动项目,有的打篮球;有的踢足球;有的组织迎面接办;有的在跳长绳;有的在跳短绳。在球类活动中,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团结合作的精神,发挥主动性。在纸球游戏中,为学生在快乐和谐的气氛中创设想象的空间和发展个性的机会。在跳绳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在田径活动中,采取“体验式”教学,通过迎面接力跑和2人3足跑,为学生创设拼搏和加强团结协作的练习场景,培养机智果断、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促进了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在韵律操练习中,通过组合简单放松结束本课,体现欢欣鼓舞的场景,教育学生要胜不骄,败不馁,达到陶冶情操,恢复生产和心理的目的。
“教无定法”,自主体育教学模式是现代体育教学模式之一,根据课的类型、教材内容、组织形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人有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课堂结构,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即完成一节课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也要在内容之间巧妙转换,体现体育教学的连贯性,不断发展和突破,提高教学质量,开创体育课堂教学的新天地,谱写体育课堂的新篇章。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认真的开僻体育教学的新天地,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自主的探索,自主的创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大胆的去思索、去创新。教师只能起到辅导作用,引领学生在体育的知识海洋里去遨游,放开学生的手脚,培养学生积极创新的精神,让体育教学开放出鲜艳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