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语感 提升语文素养 马婉宁
培养学生语感 提升语文素养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毓秀小学 马婉宁
语感培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语感不是学生天生就有的,需要经过他们长期语言阅读、分析和运用才能形成。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品词析句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从日常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来看,也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才能让他们真正与所教的课文有一个心灵的对话和交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早在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老夫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学生的语感培养也是如此,首先得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感兴趣,这是因为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了学生的语言文字兴趣,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积极主动,学得轻松且富有成效,语感自然而然得到培养。由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等各方面特点,积极挖掘教学中存在的趣味因素,挖掘潜在因素,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乐趣中学习,使他们处在最佳学习状态中。为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活化教材,灵活地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丰富语言感知, 使之接受直观视觉的影响,激发情感,强化感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由文字的表面看到文字背后隐藏的作者的情感,为进行语感训练创造最佳条件。这样,激发学生的语言文字兴趣使之乐于参与学习和感悟,在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学生的感悟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二、联系想象,培养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把朗读和想象相结合才更能诱发学生的语感。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感情共鸣。
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清晨众鸟齐飞、热闹非凡的景象,在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如果清晨到鸟的天堂旅行,将会看到什么,有哪些鸟在活动,它们各在做什么。这一想象训练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可能看到的,可能听到的,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和思维,然后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领悟到文中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好处,还加深了学生对“应接不暇”等词语的理解,同时在朗读训练中学生把自己对鸟的天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一想象训练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充分感知和领略课文,促进了对语言文字由表及里的消化吸收。
三、联系生活,熏陶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中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中去。”“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聚集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得越深切。”的确,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文这门课程,为学生贴近生活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与此相联系,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研究证明,人们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是紧密相连的。教学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的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变得鲜明具体、生动可感,于此同时,语感能力也得到训练和提高。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借助课本中的插图、幻灯片、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等中介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还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如学习《秋天》一文时,带领学生秋游,寻找秋天的足迹,捕捉课文所描写的场面,感受秋游所带来的快乐,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课堂上,教师更要善于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进行多方启发、点拨。所以,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上。
四、读写结合,强化语感
柳斌指出:“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不能依靠教师对词法、语法、章法的讲解讲出来,也不能依靠教师对课文的详尽分析分析出来,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只有在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只有在学生自身主动参与的语文课。”语文课标提出“要重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就是要求阅读教学中要注重读写结合,强化学生语感。
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以后,安排了写景作文,让学生把最近到公园或郊外游玩观察到的美丽景色按顺序写下来。让学生凭借课文中感悟到的表达方法、写作方法去写作文,写后凭借语感自行修改。例如:有的学生在参观完我们市的天香园后写到:‘哦们天香园的榆树造型真是美丽极了,一棵棵榆树千姿百态:有的像长颈鹿,在翘首遥望;有的像孔雀,向人们展示它美丽的羽毛,笑迎来宾,……”这一系列的排比句和比喻句,把天香园中那千姿百态的榆树造型描写得真可谓惟妙惟肖。
总之,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当然,培养语感是几个方面齐头并进的结果,以上几点也是相辅相成的,互为促进、互为影响。一个方面的发展不平衡,就会影响到其他方面。所以,我们要树立培养语感的意识,为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而努力,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