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阅读兴趣 嘎么旦周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阅读兴趣
◎ 青海省玉树市第三民族中学 嘎么旦周
高效益的阅读总是跟强烈的阅读兴趣联系在一起的。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近几年我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方面作了一点点探索与尝试。
一、创设激发阅读兴趣的环境和氛围
1、灵活多样的读书形式。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作为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要提倡吃五谷杂粮式的“杂读”,因为“杂读”能吸取全面的营养。例如,读文学作品,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想象;读科技类作品,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严谨,可以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的热情;读历史读物,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的规律,以古鉴今……中学生尽可能地读完所有中学课本所能辐射到的所有名著。我校向学生推荐科幻小说、童话故事、传记、游记、各国的风土人情、名人奋斗故事、百科全书、英雄人物故事等,要求学生每人手中持有与课本相关的著作二至三本,在同学之间交换阅读,使学生手中常有书,书常换,读书兴趣盎然。
2、举办读书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为学生创设了“谈天说地”、“朗读比赛”、“阅读竞赛”、“主题演讲”等读书竞赛和读书征文评比活动,让学生有充分的表现机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中学阶段为了让学生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诗歌、散文、定期召开“朗诵会”,让学生诵读美文,提升审美情趣。每周开设一节“读书交流课”,让全班学生互相交流,全体同学在互相交流中都互相受益,因为每个同学所阅读内容都不同。同学们尽情地讲自己的阅读收获,个个有说不完的话有的谈自己读到的新奇的内容,有的谈自己的读书体会,有的谈自己读书的方法,等等。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兴趣与习惯是相辅 相成的,在激发了学生兴趣后,怎样才能使兴趣更持久、更稳定,这就要经过长期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随机、随时、随地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竞赛活动,如口头的表演、朗读、演讲、猜谜语词语接龙、对对子等,这样能深化他们的阅读兴趣,又能及时检查阅读的效果,便于有针对的指导,为学生提供显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体验阅读的成功,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从而强化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此外,采用写读书笔记积累和周记练笔的方法,让学生在头脑中树立起“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还有,教会学生使用语文工具书,让学生找到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的法宝,就等于插上了知识的翅膀,就能够在书山学海中自由翱翔了。
三、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能力训练
教师教给学生以科学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必要前提。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教学要求,主要应教会他们以下几种最基本的阅读方法:
1、朗读与默读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朗读开始的,朗读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读书和正确读书的良好习惯。默读是无声的阅读,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独立思考。
2、背诵和复述
背诵是一种传统的阅读方法,能促进记忆的发展和提高阅读写作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熟读课外阅读中优美的文句、精彩片段、名言警句、诗句等。复述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可以促进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
3、略读和精读
略读在于让学生更多地涉及一些阅读材料,在知识的“广”上作积累。精读在于让学生首先深入思考理解积累更多的较系统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略读和精读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的良方。
4、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读
指导学生抓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用心去读;抓精彩重点语段用情去读;抓意境描写,发挥想象去读。根据需要学会选读,无充足时间读书时要学会浏览;对重点篇目要学会精读;对重点篇要学会精读;为了积累语言要学会摘读,读中要批注;读中要查阅工具书;要边读边想,重点精美的语段要边读边背诵。经过教师的引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就使学生的文化底蕴不断厚实,从而产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这才是学生自觉阅读的真正动力。
四、取得家长共识,提高阅读兴趣
孩子们的兴趣培养起来了,还需要精心的呵护。所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非常重要。开学初,我专门为孩子们的课外阅读问题开了一次家长会,让家长知道应该让学生尽量多地去了解教科书以外的知识,这除了实践、考察等方法外,简单的最能付诸实现时的就是大量地阅读。鼓励家长和孩子们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同时,还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坚持这样做的家庭中,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逐步提高了。
总之,我们要采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不但能提高阅读能力,而且能丰富积累自己的语言,提高写作能力,还能在一种程度上陶冶情操。学生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逐步品到汉语言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就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形成了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