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小学古诗情趣化课堂教学的结构设计 赵会芳

    小学古诗情趣化课堂教学的结构设计

    ◎  新疆和田县英艾日克乡小学    赵会芳

    摘  要:美轮美奂的古典诗词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时有出现,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授这些名家作品时,运用情趣化的教学方法,通过中国语言文字的美学特征、小学生心智思维的特点与游戏性、展现诗人的个人魅力等方面,提升小学生对于古典诗词学习的热爱程度,让学生们达到想学、爱学、善学的优良效果。对此,笔者在本文中通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小学古诗情趣化课程教学的结构设计进行了简要的研究,希望本次研究可以为日后的古诗词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情趣化课堂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典诗词一直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最佳代表。所以,对于古典诗词的学习,是所有国人都应该重视的事情。有为数众多的精美古典诗词诗作,经过筛选进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来,这就需要老师们在教授这些古典诗词的过程中,通过情和趣的运用,激发小学生们对于诗人及其作品的兴趣和情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其爱学、乐学、好学,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对于到底如何展开对小学古诗课堂情趣化的调动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结合学生们的心智特点和游戏活动

    由于小学生们年纪较小,生活阅历自然比较少,但是对于部分游戏活动、课余生活都可以与古典诗词产生联系,这对刺激小学生,使其对古典诗词产生兴趣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清代袁枚有一首诗《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蝉鸣、忽然闭口立。”通过简简单单的二十个字,就把小牧童意欲捕蝉的情景活灵活现的展示了出来。小学生中,大部分有过捕蝉的经历,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也都了解放牛的过程,所以,在这篇古诗的教授过程中,就可以通过把学生们引入到诗歌所描写的情景中,让其说出自身的生活、游戏经历,与这首诗歌产生共鸣,以此来对诗歌的学习产生情趣与感叹,就能把诗歌的内涵进行更加透彻的学习和产生更深刻的印象,进而提升小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二、深入理解诗歌创作背景和诗人生活环境

    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存时代、作诗时的生活背景,以及其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能够更好的对所要学习的诗歌产生更加生动立体的理解,同时,还通过感受诗人的个人魅力,促进学生学习的情趣性,引导大家能够从这些伟大的作品中形成高尚的人格、体会对美的享受。从才智敏捷、聪明好学、七岁就能作《咏鹅》的骆宾王,到热爱祖国、从不妥协、在临死前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再到清廉正直、忧国忧民,含冤入狱最终写下“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民族英雄于谦,无论是他们的诗文也好,还是在其身上体现出来的聪明才智、高尚气节也罢,都能让现如今的我们学到很多东西,体会其能够名留青史、万古长青的原因,并以此为榜样不断提升自我的综合素养。

    三、拓展思维空间、拓宽思维广度

    古典诗词的教学,不能仅仅理解为对于其本身词句的解读,应该是通过对其诗歌意境的品味和理解,让学生能够掌握丰富的文化底蕴,从而提升学生对整个语文学科学习的思维能力,使其文学造诣能有效的提高。诚然,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研究课题。日常授课过程中,举一反三是老师必须做到的,以此来使学生对作者及其作品的理解更深刻,还能使其更有兴趣对古诗词进行探究。

    四、多做意境熏陶,培养学习兴趣

    古典诗词的魅力,体现在其画面、音韵以及意境上。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最为宏大的范畴当属意境的营造。正所谓:“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老师们应该学会使用诗意盎然、贴切华美的语言带动学生的情感,从而让其融入到诗人所勾画出的美妙意境中来。作者写作时,大多是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从而引发联想,产生某种感情,通过写作,寄情于诗歌,但是由于更迭的岁月、变化的情境、以及较大人生经历的差异,都使得小学生们在对诗歌进行学习时与诗人当初的情感不能感同身受。这就需要老师们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来弥补这种感性层面认识的不足。比如在学习王安石的《梅花》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放一首轻松柔美的曲子,投影出雪花飞舞、墙角数枝梅与雪花交相辉映的画面,学生一定会对这首诗有更好的理解。

    五、感受作品的美感和特点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其内涵和外延都及其丰富多变,正是这种鲜明的特色,让古典诗词产生了巨大的美感。例如,唐代诗人李峤有一首诗,名为《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通过这首《风》描绘了一幅这样的场景,风儿吹下秋天树叶,并且把二月的鲜花都催开了,通过江河时,卷起了千层的浪花,进入竹林时又使其全部倾倒。这首诗,简洁的像一幅画,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清晰的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纵然整首诗都运用了同样的句式,但依然能够通过“三秋”、“二月”、“千尺”、“万竿”等词汇形成鲜明的对比,非常有情趣。

    押韵和讲究平仄是中国古典诗歌重要的特色,这也使得其展现出非常丰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炼字也是古典诗词中非常讲究的,所以,就需要引导小学生们对诗歌进行阅读,通过朗读来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魅力,体会古典诗词的美学价值。

    结束语:

    情趣化授课方式是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重要方式,在教育上也是一个新鲜的课题,每一位诗人都对自己作品的创作充满了感情,营造出饱含诗意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幅凄美婉转、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多姿多彩的美好画卷,因此就需要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将学生们带入到每一幅画卷中,让他们置身其中的感受作者的感情、语言、辞藻和诗意,提高课堂的情趣化,这也正是古典诗词学习的乐趣所在。

    参考文献:

    [1] 吕玉珍. 简论小学古典诗词的情趣化教学[J]. 成才之路, 2014(35):14-15.

    [2] 周健. 小学古诗情趣化教学初探[J]. 新课程:小学, 2013(11).

    [3] 龚赛年. 关于中职语文古诗文的情趣化教学[J]. 作文成功之路旬刊, 2017(5):29-29.

    [4] 刘本强.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J]. 未来英才, 2016(15):302-302.


    点击次数:126  发布日期:2018/8/1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