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小学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 马建平

    浅谈小学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

    ◎    甘肃省广河县谢家小学  马建平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和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思考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形成,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尚不健全,好的学习习惯还在培养过程中,所以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学生的思考动机、思考主动性以及思考方法这三个方面出发,促进学生思考能力培养效果的提升。

    一、 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思考动机

    思考属于主观性行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认知能力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主动为学生营造适宜思考的教学情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想要思考的欲望,以此来促进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并能够对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和改正,促进学生思考过程的优化。

    例如: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这节课时,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学习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导入一段小视频。视频内容为一个辛勤的邮递员叔叔每天往返各个办公楼,一天平均送快递80份,请学生思考邮递员叔叔10天要送多少份快递?以此来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关的知识。通过小视频中的实际案例,能够为学生营造适合思考的环境。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两位数乘两位数中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尤为重要?为什么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通过这样的思考,学生能够将本节课最重要的知识点理解透彻,并深刻记忆到自己的头脑中去,从而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二、 发挥学生在思考中的主体性作用

    受传统教学体制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普遍呈现出了被动参与的现象,缺乏自主研究和主动实践的积极性。这种被动性的课堂参与,对学生的思维形成过程产生了十分不利的消极影响,学生在学习中无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进行评价,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主构建知识的能力,无法进行自主学习,也就是在学习中并没有真正学会学习。思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上发挥学生在思考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思考,并能够在思考过程中进行自我改进,最终以实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目的。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尤为关键,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也能够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习题,引导学生在解决完数学问题之后,通过问题的进一步引导使学生能够对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回顾和思考。在此过程中学生最应该掌握的是解题的关键点和解题思路,从而促进解题策略的优化。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实践和总结,有利于优化自身的解决思路,使学生的解题过程更加清晰明了。

    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这节课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从一年级学习的“从两个方向观察物体”基础上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不一样的形状。在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连连看、找一找的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到物体从不同角度看是不同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立体空间感。在本节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图形角度的不同进行思考,引导学生说一说同一图形为什么不同角度体现出的形状却是不一样的,在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拿真实的物体进行观察,促进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思考,从而实现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三、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

    思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体现,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数学问题进行主动思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时间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思考和正确的判断,从而促进自身数学学习成绩的高效提升。

    例如:小学数学中有很多一题多解的问题,如鸡兔同笼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一类问题进行探讨。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和解题思考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养成乐于借鉴他们想法的习惯,以此来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思考方法,促进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期间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教师要在数学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使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以此来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考效率的提升,使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乐于思考,善于思考,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春国. 播撒思维的种子浇灌智慧的花朵——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 学生之友:下, 2011(12):58-58.

    [2]韩淑娟, 臧瑞功. 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J].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4(2):33-33.

    [3]王忠娟. 让自主思维之花绽放在数学课堂中——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教师, 2009(12):12-13.


    点击次数:102  发布日期:2018/8/1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