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的观察效果和教学效应 马运洪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的观察效果和教学效应
◎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彭家乡希望小学校 马运洪
化学是实验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能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联系生活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讲授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培学生作演示实验来传授知识显得尤为重要。重视演示实验教学并指导学生科学地观察分析演示实验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一、合理设置观察点,引导学生科学有序地观察演示实验
1、教师先实验备课,记录观察的现象和结果,主次分明地给学生设置观察点。例如:做镁带燃烧的实验时,依次观察和了解用到的仪器名称、镁带的颜色(黑表面已氧化)、打磨后的“庐山真面目—“银白色”镁带、再点燃观察现象、最后的生成物颜色及状态等。通过观察获得了真实、丰富的感性材料。也可以补充讲解过去的照相机闪光灯就是镁粉燃烧增加光亮的原理,扩大知识面;再如铁丝燃烧的实验,由于反应很快,需按以下顺序进行观察:1观察思考铁丝为什幺绕成螺旋状用火柴引燃?2观察瓶底为什铺沙或留有少量水?3观察铁丝燃烧时的现象;4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是什么?这样学生就可以按照教师设置的观察点主次分明地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观能力和分析能力.
2、教师要引导学生按操作顺序和反应过程有顺序的进行观察和记录。例如: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实验中,应按以下顺序进行观察:检查装置气密性、药品和仪器(装配顺序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预热方法及反应过程。特别要注意:1试管内药品的颜色变化情况(绿变黑);2试管口有无水珠(有水生成);3烧杯中澄清的石灰水的变化(变浑浊);4判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什么? (CO2)。这样学生就能按操作顺序和反应过程的顺序进行有条理观察,做到眼观六路、心中有数。再如:通过自磷燃烧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按以下顺序观察:1白磷放置在酒精灯上引燃前先在天平上称量总质量是多少并记录;2引燃后观察现象并记录;3最后放在天平上称量质量是多少井记录;4分析讨论产生这种结果的愿因是什么。学生就会由1 、2、3分析得出锥形瓶前后质量相等,而燃烧的白磷和瓶内消耗的氧气质量的和恰巧是生成的瓶内的P2O5的质量,从而验证了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总是相等的。再如CO2化学性质演示实验中,先布置学生预习本节内容,并要求学生思考实验中主要观察什么内容。上课时,引导学生依次观察三个实验:1把CO2倒入放有高度不同蜡烛的烧杯中;2 CO2通入石蕊试液并加热;3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演示时要求学生合上课本,边观察,边记录,引导学生推出结论,然后教师归纳小结并设问:若继续向实验3试管中通入CO2, 又会产生什么现象?再加热呢?接着教师演示,在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之后,提问:为什么又变澄清?又变浑浊?并与实验②的实验现象一起分析原因,然后让学生看书上的阅读材料,了解我国桂林山水中岩洞是如何形成的.这样激发了学生探究的自觉性和信,又使学生在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讨论中获得新的知识,达到预期或更好的教学效应。
二、狠抓学生对化学演示实验的预习,让学生参与设计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
1、学生预习演示实验内容的好坏是教师做好实验和达到教学目的前提。在每上一节演示实验前督促学生对相关实验内容 (有关药品、仪器、操作方法、实验原理、步骤等)进行预习,使学生在心中有数的情况下获得新知识。
2、教师要注意规范操作,发挥示范作用。教师在演示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操作方法、步骤等的准确性,不能违章操作,否则导致实验失败或把不正确的方法“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造成实验现象不明显或失败。
3、教师在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参与演示实验设计的积极性。例如:H2的实验室制法中制取H2的演示实验设计,要注正确意选用仪器、装置、药品和收集方法,通过设计实验来培养学生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鼓励学生操作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本来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表演和示范给学生的实验。但很多学生跃跃欲试,恨不得自己上去做.这样,在教师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演示实验,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教果。所以在初中化学的演示实验中可以实行预先“申请制”,让“中标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前做好准备,课中做好演示,借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激励学生看谁能对演示的药品和仪器做以替换,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同时鼓励学生课后自行设计与所做演示实验同名而不同内容的实验,借以提高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倒如:上实验课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设为什么要学化学?然后演示“魔棒电灯”的实验,同时问学生为什么用玻璃棒能点燃酒精灯?学生无法回答,在对此产生极大兴趣的情况下,让学生用玻璃棒蘸上高锰酸钾和浓硫酸去点着酒精灯,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演示和教学效果。
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地重复培养学生“照方抓药” “依样画瓢”的实验方法,而是要大胆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从而激活化学演示实验的教育生机和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