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吴玉英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安徽省天长市铜城小学    吴玉英

    摘   要:教师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更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关键内容。首先,让学生自主思考,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发散思维思考问题。其次,让学生学会思考,这个过程是学生基于熟知的思维方法,结合自身经验与所学知识不断推导新的知识。因此,要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就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学会思考。

    一、紧抓入学前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形成,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的过程,要有意识地结合内容进行”。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有效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多年的教学的始终,因而教师从学生一开始上小学就有意识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引导学生通过1~10以内数字的加减计算,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理解加法含义。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理解减法含义。数学概念、定理是推理论证和运算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要把解题思路发现过程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要学生知道该怎样做,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是什么促使你这样做、这样想的。求大数、小数、相差数等初步培养小学生的比较能力,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等,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避免一些学生死记硬背,让学生明白数学问题的解决不能依靠记忆力,而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探索不同的解题思路,灵活地解答数学题,这是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训练方法。

    二、利用学生好奇心,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是一门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学生在低年级阶段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是最关键的,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驱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常常会问“为什么?”、 “怎么会?”。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满足其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比如,教四边形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时,引导学生讨论,学生A:3个角?学生B:4个角?此时教师并不着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讨论,鼓励学生根据问题画出图形,激发小学生未知兴趣,通过讨论,得出可能是3个角,也可能是4个角,5个角。小学生能够发现数学课程的丰富多彩与多变,在产生好奇心的同时,也能站在多个角度思考数学问题。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思维始于动手,动手操作为思维提供支柱。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具体形象思维仍占优势,因此,小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给出数学图形,再加上大脑对问题的各种想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思维能力,特别是对一些会有多种答案的数学问题,学生能够在思考与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与创新思维意识。

    三、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始于数学问题。孔子说:“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要学生善于思维,教师应该创设巧妙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勇于提出疑问,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促进思维发展。比如,“替换”的教学,对两个相差关系的数量进行替换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为什么同样是替换,总量一个要减,一个要加呢?为什么我们做这两题时总量都要加或减一个数?为什么我们前面(指例1)不要呢?让学生在比较反思中内化已有知识结构,明确倍数关系,相差关系。两种不同类型的替换特征,在变与不变中让学生探寻联系,感受到数学的规律美。这样有利于学生探索与思考,促进思维能力提升。

    四、创设举一反三的习题,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应当增强数学的变化性,为学生提供思维广泛联想空间,使学生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考虑,并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思维,因此,教师对各种数学知识与数学公式的运用也需要进行转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数学问题对同一个数学知识点或者数学公式进行考察,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对不同数学问题的应对与解决能力,提升学生对不同数学知识点的掌握能力,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比如,教《乘法分配律》,教师可以先对乘法分配律计算方法进行讲解,并板书字母公式(a+b)×c=a×c+b×c。然后出有代表性的题目加以巩固,举一反三:25×44、99×43+43、203×15-3×15等。

    在数学公式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公式的多种变形,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总之,在开展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当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但只要根据小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多种手段,有计划的,多方面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必定会有成效的。


    点击次数:70  发布日期:2018/5/20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