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张宏:数学课与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培养

    数学课与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培养
    ◎ 四川省平昌尖山小学 张宏
    义务教育7-9年级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个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增强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数学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数学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主要文化力量,数学素养是公民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数学课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之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终身获益,这才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的。
    传统的教材,一个人能从学校的课堂上获得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似乎就能满足一个人一生的需要。21世纪的公民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挑战,他们需要对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必需具有一定的收集与处理信息,作出决策的能力。数学教学若只满足于课程内的永恒不变,只传授知识不讲方法,只讲一些脱离实际的例子,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枯燥无味。现行教材体现了人们常说的“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点,使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终身学习的习惯,能成为21世纪的合格人才。
    现行初中数学教材的编写的主要特点:
    (1)拓宽了数学学习的知识面。传统的教材主要局限于数、式及其运算与平面几何两大方面,它们几乎占了总内容的80%以上。借鉴外国经验,现行数学课程内容标准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进行阐述,拓宽了学习的知识面,使学生尽早体会到数学的全貌,破除数学的神秘感,从而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学习才能学会生存,对于让全体学生学好基本的数学知识是有益的,也不会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和能力的发展。
    (2)加强估算和近似计算,重视计算器的使用。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要用到估算,而不需要精确的计算。如: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计算器的使用显得更为必要,在乘方开方运算、求近似值、三角函数、统计等都要使用计算器。而在查表的方法放到附录中,体现了教学目标中的每一个公民适应能力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3.748、61.843的值。在以前查表求,学生学起来困难,并且枯燥无味,有了计算器学生学习就方便多了,而且也很喜欢学,用计算器进行科学记数法的转换,学生很喜欢学,有的自己就自学,真正做到了变被动为主动的学。
    (3)加强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价、售价、利润率、打折问题的出现使得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使他们感到实际生活与数学不是那么遥远。如某品牌电视机的进价为1800元,按标价的9折销售,利润率为20%,商品的标价是多少?
    小明爸爸前年存了年利率为2.43%的二年定期储蓄,今年到期后,扣除利息税,所得利息正好为小明买了一只价值48.60元的计算器,问小明爸爸前年存了多少元?
    某市的出租车计价规则如下:行程不超过3千米,收走步价8元,超过部分每千米路程收费1.2元,某天李老师和三位同学去探望一位生病的的学生,坐出租车付了17.60元,他们共乘坐了多少路程?
    这些问题的设计,题型新颖,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现行教材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在很大的程度上能适应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与特点。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他们的思维从以前具体形象思维过程到了以逻辑抽象思维为主,他们的个性从一些初步的不稳定的特征发展到较稳定的个性品质及理想和世界观的形成。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特点是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经验型,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现行教材很明显注意了这一点,真正做到了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课堂上。
    新时期的数学课程,不仅要与相关学科协调和配合,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应用。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给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教师在数学课中应有意识地挖掘并潜移默化地渗透,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养成良好的终身学习的习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点击次数:141  发布日期:2013/9/1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