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许美弘: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落实“育人为本”教育理念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落实“育人为本”教育理念
    ◎ 河北省大城县第一中学 许美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育人为本”的教育方针,这是从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提出了。高中时期是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更是落实“育人为本”教育方针的重要时期。心理学认为,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这些愉快的情感体验会激发人们热情、乐业、耐心、恒心、爱心、努力和毅力等良好的态度。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价值观会逐步形成。可见,愉快的情感体验和对事物的认知态度是学生形成科学价值观的基础,家庭、学校、所处环境等因素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呆板的说教早已被时代抛弃,对学生的教育也不是一两次富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能达到的。新时代、新课程呼唤新德育的诞生——学科德育。每一位高中教师都有义务基于本学科教学,自然融入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这是我们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学习情感、态度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要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滋生优良的情感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形成科学的、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深知责任重大,努力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学以致用的喜悦,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对人类社会的正确认识,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一、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动手实验本身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化学学科的优势。化学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天然的优势,精心设计每一个实验,多多创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机会,引导学生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这样快乐的情感体验定会转变学生对化学的态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联系现实生活进行化学教学,让学生感受化学价值
    化学原本就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在化学教学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是很自然的,无需刻意设计。新教材中专门编写了《化学与技术》分册,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在资源利用、材料制造、工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体验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下,认识化学与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后,教材中专门编写了《化学与生活》分册,帮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体会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逐步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制品的意识,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深刻理解生活中的化学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一些知识,更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乐观生活,健康生活,高品质生活的热情。如:了解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可以合理搭配每日食谱,做到健康饮食,健康生活;了解食品中的各种添加剂,如加碘盐、铁强化酱油……都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添加剂,消除学生“化学添加剂都有害”的认识误区。客观认识化学,合理运用化学合成药物可以治愈疾病,健康生活;如果错误的使用化学,有机合成冰毒、海洛因……就会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
    三、结合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爱国情操
    高中化学教材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爱国主义教学内容。古代化学史上,我们的祖先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如造纸术、火药的发明和运用,造纸术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重要的化学工艺,也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两者的发明和运用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冶炼和瓷器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化学工艺,这些技术也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在近、现代化学史上,我国的化学家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建国后,我国在化学工业上成果显著。例如:我国的化学家同生物学家合作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牛胰岛素。化学科学与化学工业上的成就保证了我国原子弹研制中有关化学材料的部分。我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化学结构与天然物相同的核糖核酸,为人工合成生命物质迈出了新的一步。侯德榜在制碱工业上做出的巨大贡献……这些事实都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爱国主义的思想。
    四、关注化学与社会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化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是很大的。化学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适时的为学生呈现正面的事实。如:在《化学与生活》中的教学中“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益处”、“神七宇航员所穿的宇航服是化学复合材料”;《必修1》的教学中“电子产品日新月异使我们的生活品质快速提升”;《有机化学基础》的教学中“有机合成技术的提高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使学生对化学客观评价,关注社会,树立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急功近利的追求经济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提高,不正确的运用化学使得地球环境日益恶化。我们不能在享受着空调、冰箱在炎炎夏日给我们带来的清凉的同时,指责化学造成的臭氧空洞;不能在寒冷冬日里一边坐在暖气旁取暖一边谈论着是化学造成的温室效应;不能一边享受家庭轿车的舒适一边谩骂现代工业发展使得人们脂肪堆积、空气质量每况愈下……这样的牢骚与谩骂没有任何意义,要想解决这些环境问题,还要依靠化学自身的力量。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化学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过程中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总之,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时刻把握契机,积极落实“育人为本”教育方针,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积极创设情境渗透德育,能陶冶和熏陶学生,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点击次数:44  发布日期:2013/9/1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