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长来:抓住初中学生心理 培养英语学习兴趣
抓住初中学生心理 培养英语学习兴趣
◎ 山东省高密市第四中学(初中部) 孙长来
学习需要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现行初中英语课本是英语知识的启蒙教育课本,要想启其蒙引其趣,就要启而得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教给学习方法、引入竞争意识、设问启思、创设情境,常教常新等,才能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使其兴趣不断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给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给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是帮助他们学好这门学科的重要手段。让学生懂得学好英语的主要途径是练,学外语的过程也就是一种练功夫的过程。学英语要求达到听、说、读、写四会,非勤学苦练不可。学习英语,要靠日积月累地坚持学习,切忌一曝十寒。开始学习时,觉得新奇,兴趣很浓,往往忽视学习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不少学生,开始学得不错,渐渐地就跟不上了,原因很多。怕困难,不能坚持往往是原因之一,所以,在指导学生勤学苦练,大胆实践的基础上,还要鼓励学生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二、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初中生思维活跃、好胜心强、富有积极向上的竞争精神,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对抗性和趣味性强的综合竞赛,在紧张、热烈的竞争气氛中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兴趣的效能。
竞赛的内容和形式应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可采取每周一赛,每周评出优胜者,学期结束时总评出最后的优胜者,这种具有强烈激励性、持续性、制约性的“马拉松”竞赛,不仅可给学生提供竞赛的天地.也可促使学生逐渐养成自觉求知、守纪的内驱力,从而对英语产生极大的兴趣。
三、课堂创设情境,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与积极的情绪相联系。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中去感知体验,触景生情更能增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针对七年级学生刚进校时,对英语充满好奇和新鲜感。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活力,课堂教学方法陈旧,照本宣科,学生的学习激情就会受到重伤,要想再次唤起他们的热情,教师再加成倍的努力都难以奏效。因此,我在课堂英语教学中.经常根据教材的要求,更换不同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保证学生学习英语的新鲜感。
四、组织交际对话,体验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习英语时.我让学生在课内外坚持交际活动,让他们在交际中学英语,学英语中进行交际。这样,师生加强了互动,情感上融为一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根据教材的需要,设计出打电话、购物、游园、访友等情境话题,让学生多人次的交替对话,为他们学习课文,提高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做出有效的努力。
五、开展课外活动,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课外活动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展一些饶有趣味的活动.也是增强学生兴趣、巩固课堂知识的好方法。比如,留课外作业时.留给他们一个英语谜语、填字游戏让他们猜,留一首简单的英语小诗让他们翻译;每天课前五分钟的值日生报告要求学生必须在课余时间准备一些小故事、小对话、名人名言;举办英文书法比赛等,使学生们既有准备时的紧张,又领略到成功时的快乐。这样,在不断潜移默化中,学生们不知不觉就爱上了英语,同这门课结下了不解之缘。
六、教师常教常新,发展学习英语的兴趣
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常是不稳定的。根据学生兴趣发展的年龄特征,教师需要常教常新,选择生动的事例充实教学内容,适当变换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不断输入妙趣横生的语言,使学生精神振奋,耳目一新,对英语始终保持高涨的热情和积极性。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稳定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教学中可采用多种办法开展教学,并注意不同的教法相互配合,互相渗透,综合运用。学生的兴趣会与日俱增。另外,形象思维是初中生思维的主要特征。如果教学中用形、声、色等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则可加快学生感知和理解知识的过程。因此,要设计新颖有趣、丰富的直观教具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语言作为实际工具,其最终目的在于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为了满足学生求知的兴趣,参与的需要,提高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英语教学必须给学生一个色彩斑斓的英语天地。
总之,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必须独具匠心。要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使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直观性、实践性、新异性,从而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稳步发展,常新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