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崔广秀:谈如何引导中学生高效阅读文学名著

    谈如何引导中学生高效阅读文学名著
    ◎ 河北省大城县教育局 崔广秀
    引导学生高效阅读文学名著是语文教学落实“育人为本”教育理念,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那么,如何高效开展名著阅读教学活动呢?人教版《语文》每册都有“名著导读”,有些老师对这些材料视而不见,他们天天给学生布置大量的练习、作业,还要讲解,无暇顾及读名著;有些老师第一堂语文课就提醒学生要看中外名著,对名著导读只是轻描淡写的说要同学们“有时间看看”,或者挑里面的与考试有关的内容印一张“名著一览表”让学生背,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可能会使学生在应试中得“高分”, “分”虽然“高”,但对名著的理解和感悟很少,没能真正起到提升素养的作用。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做法。
    一、充分认识开展名著阅读的重要意义
    赵丽宏老师曾说:“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累积,一种智慧的累积,一种感情的累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有文化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象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慧’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这充分说明了阅读名著的重要性。名著的最大特点,是丰富的情感内涵。作家在文学作品中投入了深沉炽热的情感,文学故事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最普遍的情感,那至死不渝的忠贞,热情似火的浪漫,纯洁无瑕的童真,舐犊情深的母爱,山盟海誓的爱情,使读者的心灵受到震动,受到洗礼,受到启迪,从而激发出内在的激情,增强对世界、对人生对情感的感受力。因为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以真善美为目的的理想的艺术,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启迪人生,熏陶品德,塑造和净化心灵。名著则更讲究以情动人,寓教于乐,通过形象的故事与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情感和人格的陶冶。
    二、加强名著阅读指导的策略
    1、设置名著阅读指导课。学生阅读同样的阅读材料,也会由于原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的不同,对材料产生不同的理解,有的贴近原文,有的对原文加以了升华,有的却与原文风马牛不相及。这时,如果没有教师有效指导,就可能会使学生缺乏发展的平台,影响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质量。因此,不同类型的名著,应该有不同的阅读方法。如《汤姆•索亚历险记》《格列佛游记》等小说,学生最易为其中曲折的故事所吸引,但不能就此止步。可以先让他们理出小说的情节线索,掌握故事的大概,然后引导他们关注其中的人物性格和小说的深层内涵,以及小说艺术上的突出特色,这样才能在多方面受益,提高文学欣赏能力。阅读时,学生大都只关注情节,把故事看完就算完事。其实,情节之外,学生阅读名著时更要关注人物、欣赏人物、品味人物、评析人物,将人物作为名著阅读的突破口。因为人物是构成情节的重要因素,小说中的情节是以人物为中心开展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构成了名著的主体。人物的喜怒哀乐、一言一行、性格命运揭示了作品深刻的主题,也往往深深地抓住了读者的心,吸引读者深入其中,与人物同命运共呼吸。抓住了人物,就抓住了名著的关键。关注名著实际上也必然会关注塑造人物所运用的的一系列方法,与之相关的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阅读方式上,教师也不应强求统一,而应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默读、朗读、浏览式、圈点式、摘录式、批注式……不拘一格。要让读写抄评、听说论辩、评价鉴赏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多样的方法中获得丰富的知识。
    2、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与培养。(1)开展精读与略读训练。精读,即要求学生逐字逐句研读,掌握重点,吸取精华,可给学生提出阅读的具体要求,使之读书有方向,一旦触动心灵,便提笔谈杂感,写简析,吐露心声。略读方法不一,可选读,可浏览,可摘读,其中“内容提要”是小说浓缩的精华,可透过其了解文章中心,故重视“提要”,相机引导,效果也事半功倍。(2)开展品读名著训练。品读,即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在整体感知基础上,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作用,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陶冶自己的情操。
    3、开展阅读名著交流活动。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它本身就是一种碰撞和融合。 由于名著的博大精深和含英咀华,使得交流在阅读中成为一种必需。在小组交流中,利用各种途径查阅资料,可以互相探讨与交流,最大限度地激发小组成员的智慧,让学生在相互合作、探讨、交流中相互启发,实现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扩大信息和思维的容量。同时,提供一定的时间给学生交流阅读心得,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展示课外阅读的效果。让学生向全班同学朗诵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的优美语段、名言警句、好词佳句、精彩故事等,向全班同学交流阅读的方法、感受、经验。
    4、摘抄名著,运用名著,学习名著。摘抄是一种根据个人的阅读喜好,将精美难得的资料摘抄分类保存下来,以供阅读、品味、引用,这是资料积累方法,是对阅读的理解巩固。不定期检查摘抄,无疑是对名著阅读的一个有效的检查方法。摘抄的形式:语录式摘抄。摘录名人警句、精彩词句等。内容提要式摘抄:概括主要情节,给短小的文章列提纲。
    此外,文学功底深的可以谈谈自己对作品的感悟、人物的评价、主题的理解。当然,光靠耍嘴皮子不行,老师还得拿出自己的东西来,写点文学评论、读后感之类的东西,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用以上几种方法教学生读名著,不仅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而且能够了解社会,懂得人生的道理。可以说,阅读名著让学生取之不完,用之不尽,受用一生!

    点击次数:57  发布日期:2013/9/1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