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中学历史学科课堂兴趣激发浅谈 李小琴

    中学历史学科课堂兴趣激发浅谈

    ◎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大东英才学校  李小琴

     

    摘   要: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历史教学时数被压缩,历史学科在师生心目中被看做副科,得不到全面学习,这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教师和学生都不重视。同时,历史教学中常常只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死记硬背,而忽视历史学科中独有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学习,课堂呈现更多的是教师“讲”和学生被动“听”,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忽视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忽视历史真正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历史学科;课堂教学;兴趣激发

    在我市由于初中历史不是中考的必考科目,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部分学校大量压缩历史教学时数,历史在师生心目中被看做副科,得不到全面学习,这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教师和学生都不重视。同时,历史教学中常常只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死记硬背,而忽视历史学科中独有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学习,课堂呈现更多的是教师“讲”和学生被动“听”,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忽视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忽视历史真正的价值所在。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历史,更不利于学生自我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为改变这一现状,笔者浅谈几点思考。

    一、立足人的全面发展重树义务教育课程理念

    理念指导着行动,正确的理念对实践起着推动作用。重树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有助于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这就要求各高校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做到以生为本。新课标要求下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才是认知和实践的主体,将自己的角色转变为一个引导者和合作者,改变传统的单方向的知识传授,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师生之间关系转变为双向的互动关系。其次,应该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个性,开放式的教学理念。新课标要求下的教学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发散思维等综合能力,这就要根据学生个性的不同和学习历史的兴趣点来开展历史教学任务。在历史的逻辑分析、批判性反思下开展探究性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清时代的特征和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等。

    二、立足兴趣激发创新中学历史教学方法

    1、依托问题激趣落实启发式教学

    问题启发式教学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单方向的知识传授过程,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实践的主体,具体操作是由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先由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然后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发言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通过师生间的交流和教师资料的搜集和讲解来提出解决的方案或者较为普遍性的结论。问题启发式教学首先要营造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有勇气积极地提问或者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其次,对于不同程度的问题教师都应该用鼓励的眼光来对待,同时作出不同程度的回答。简单的问题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自主解决,提供解决方式和思路;较为复杂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充分讨论,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想法。通过问题提出和探究的方式进行历史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还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借力现代信息技术实施直观式教学

    随着教学改革和科技的发展,现代化教育技术越来越普遍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而在历史教学中尤为重要。历史是过去式,想让过去的事件重新展示出来,能够直观地让学生理解,必须运用多媒体的技术。首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提供更直观的效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历史事件时可结合相关图片资料的PPT展示、视频片段的放映等来使得历史更加直观和生动,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不同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特点,比如重大历史时期的事件,通过影片的观看更让学生感到直观,引发学生产生反思,会产生为什么等的思考,激发探究的热情。其次,多媒体技术尤其是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更丰富的内容,使得历史事件不仅详细而且真实,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对相关历史事件进行查找并得出个性化的结论,这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良好渠道。

    3、创设问题情境增强体验式教学

    情景融合式教学也就是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融入或建构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人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认知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景融合式教学首先要用现实生活中的某件事或者一幅图片、一个学生熟知的历史小故事、一段搞笑的野史等作为开题引导,充分将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其次,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设备进行相关主题的演示和视频的播放,同时配合着老师生动、针对性地讲解,增加主题的直观性和明确性;然后,通过设置历史情景,与学生之间产生共鸣,适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提问和意见的表达,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进而实现历史教学的教学目的。

    三、立足综合能力的提升聚焦两个结合

    1、历史结合现实,学会以史为鉴

    历史教学不能仅仅限制在历史的角度,这样会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毕竟不同时代环境渲染下的思想观念是不同的。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就应该将历史结合当今现实,这样不仅易于理解,还能做到以史为鉴。首先,教师应该尝试用现代生活中的语言和词语来讲述历史,比如百家讲坛中的方式,让人更容易切身体会历史,并产生反思,以史为鉴;其次,可尝试在现实生活中融入历史。诸如可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开展主题活动,如九一二事变纪念日,可开展演讲,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也可开展历史人物的学习活动,如对曹操、李鸿章等的评价等。

    2、理论结合实践,掌握历史探究方法

    学习历史不仅仅是记住历史事件、人物、时间等,更重要的是学会探究历史的方法,如何研究历史、评价历史的方式,这就要理论结合实践,来试图使学生掌握历史探究方法,同时提升自我探究能力。首先,要走出教室。可通过与退伍老人交流、博物馆参观、历史遗址的观赏等方式来亲近历史,探究历史,形成自我观点;其次,以教材为基础来查访历史,通过阅读书籍、借助网络等方式来主动吸取知识探究历史,教师可提供更多的历史资料和丰富的网站,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并作出正确的评价,不仅使学生掌握历史探究方法,更使之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批判精神。


    点击次数:33  发布日期:2018/1/28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